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推手是武术对抗项目之一。太极推手凭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独特的魅力发展至今,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作为纽带与桥梁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作为锻炼方法帮助国民修身养性;作为优秀的武术拳种展现国家形象。太极推手更好的发展需学习武术、跆拳道、空手道等项目实行段位制度。本研究目的是构建青少年太极推手段位制考核指标体系,为接下来制定更详细的段位制系统提供参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进太极推手发展的规范化与职业化;增加武术项目在学校与社会的整体活力;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太极推手习练者明确方向。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进行前期的材料收集和确定最初的指标;然后,使用德尔菲法对我国15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运用熵权法与数理统计法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构建青少年太极推手段位制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46项。结论:一级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为:太极推手技术(E)0.1445——太极功法(H)0.1286——太极推手礼仪(B)0.1255——太极推手理论(C)0.1238——身体素质(A)0.1228——武术基本理论(D)0.1207——太极推手对练(G)0.1170——太极推手战术(F)0.1170。太极推手技术中的二级指标(E3)发放技术占比重最高;太极功法中二级指标(H1)桩功占比重最高;太极推手礼仪中(B2)抱拳礼占比重最高;太极推手理论中(C5)太极推手“谚语”占比重最高;身体素质中(A2)速度素质占比重最高;武术基本理论(D4)武术基本训练方法占比重最高;太极推手对练中(G3)四正推手占比重最高;太极推手战术中(F1)进攻战术占比重最高。建议:(1)实战不易量化,所以下一步计划将实战作为指标外的因素放入评价段位制能力中。太极推手属于对抗类项目,用实战与指标共同评价更具有说服力。(2)在太极推手的平时练习中要将技术体系与武德方面的知识放在重要层面,注重习练者德艺双修。(3)注意将青少年身体发育与太极推手的练习联系一起,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