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鼓泡流化床中气泡行为的模拟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固鼓泡流化床是一种重要的反应设备,已广泛的应用到医药、食品、化工等工业领域。在工业应用中,鼓泡流化床内的颗粒通常是多组分颗粒,研究双组分鼓泡流化床中不同颗粒属性对床层内流动特性的影响非常必要。气泡是气固鼓泡流化床内流动特性中最显著的特征,影响着床层内热量与质量的传递、物料的混合等。目前对鼓泡流化床的研究多采用单组分颗粒,研究内容主要是气泡特性以及其对颗粒混合等影响,而对双组分鼓泡流化床的气泡行为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双组分颗粒特性对气泡行为影响的研究就更少,本研究正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丰富流态化理论。本研究采用双流体欧拉模型对双组份鼓泡流化床内气泡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考察不同碰撞恢复系数对床层内颗粒速度、固相体积分率、床层压降等的影响,获得了适合的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模拟获得流场浓度相图进行一系列处理,从而获得气泡的直径、速度等性质。在不同流化气速下对床层内等密度体系(不同粒径的硅胶)、不等密度体系(白云石和硅胶)的气泡特性,如气泡直径、速度、宽纵比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模拟结果发现对于双组份体系,随着流化气速的增大,床层内气泡相体积分率增加,气泡直径随床层高度近似线性增大;在床层边壁区域气泡数量较多,气泡密度最大在径向位置25mm和175mm,且随气速的增加,最大值降低;而在床层中心区域,随气速的增加气泡密度增加。重组分颗粒的增加,在同一床层高度处气泡直径减小;当床层高度较低时,重组分的增加气泡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当床层高度较高时,随重组分的增加气泡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并趋于稳定。双组分颗粒随着第二组分颗粒密度的增加,气泡直径减小,气泡直径增长速率减小,这是由于床层密度增加,气泡承受更大压力;气泡宽纵比接近于1的分率减小,意味着颗粒组成密度增大,气泡形状更趋于不规则。对于由不同粒径的硅胶颗粒组成的双组分鼓泡流化床:粒径差异的增大,气泡直径减小,气泡直径的增长速率也降低;但颗粒直径对气泡速度影响较小,气泡速度随床层高度逐渐增大;而颗粒粒径差的减小,气泡宽纵比分布更集中。对于硅胶/白云石双组分颗粒鼓泡流化床,随着两种颗粒粒径差异越小,气泡直径越大,气泡相体积分率也越大;气泡上升速度沿床层高度逐渐增加,模拟值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基本吻合;其中轻组分颗粒直径的增加,宽纵比减小,气泡趋于扁平形。
其他文献
真空预冷技术是利用抽真空降压的方法使产品内的水分在低压状态下蒸发,带走自身热量,从而使产品品温下降的技术。真空预冷技术由于传热与传质方向一致,使得冷却均匀、速度快,
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管理控制手段,其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其所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面对高
4月18日,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做客“杨钟健学术讲座”第六十三讲,为西北大学师生作题为“关于现代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思考”的学术报告。
2013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共同参与的COST B26 OSA行动专家组,针对心血管疾病(CVD)、高血压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OSA患者合并CVD特别是高血压的管理
目的观察IL-8及P物质的含量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将75例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电针治疗、物理治疗和电针联合物理治疗,于治
蓝海战略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模式,已经在一些企业的战略实践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技术创新、社会发展,企业存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方式也随之发
基于卓越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厄内斯特.海明威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第六个诺贝尔奖得主并对整个文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也是相当成功的一部作品,
本文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及其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泡制品的成型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最佳的加工配方和加工工艺,对于开发其相应产品具有十分重要
互联网主持人的出现是网络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使网络向更加人性化的互动世界迈进。网络主持人为网民节省大量的时间并提供较为个性化的服务,传递给网民感兴趣的信息,成为网民
研究了甲氧胺的合成方法,重点讨论甲氧胺合成工艺路线、工艺条件、分离方法,由此得出甲氧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SO2通入温度为0℃以下,吸收终点为p H=4.0,甲基化反应温度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