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带领下,有如一股劲风铺天盖地而来,影响着我们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威胁。面对着日益流失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针对这一现象,国内主要出现了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是过分夸大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消极的悲观主义态度;第二种则对传统文化过于乐观与自信,从而导致了极端的乐观主义态度;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我们应该谨慎、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的涌入,辩证地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要保护和发展好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作者完全同意第三种观点。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真实情况,以及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实际态度,本文作者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采用Geert Hofstede的文化差异理论(Theory of CulturalVariations)和Conrad William Watson的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问卷形式对这一特殊群组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丢失,并指出了传统文化的丢失程度。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仔细分析,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所受的各种影响,作者总结出了导致传统文化丢失的各种具体原因,还就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并呼吁每个炎黄子孙都要理性对待势头强劲的西方文化,保护好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本文共分为七大部分,包括一个简介和六个篇章。在简介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亮点,以及全文的结构。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文化的相关理论和Geert Hofstede的文化差异理论以及Conrad William Watson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具体阐述。第二部分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综述,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性质、特征和功能。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实证研究,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可靠性和有效性、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等。第四部分则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导致传统文化丢失的各种原因。第五部分则是给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一个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全面总结,包括传统文化的丢失程度、丢失原因、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同时还指出了文章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缺陷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