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魏晋是游仙诗发展的重要时期,玄学成为显学,道教的发展达到高潮,游仙诗的发展也愈渐成熟。作为魏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阮籍创作了众多游仙诗。他的游仙诗主题复杂、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关注和研究,但对其游仙诗的翻译研究却相对薄弱。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游仙诗中的道教文化内涵丰富,意象的创造对于营造游仙诗中逍遥自由、虚无缥缈的意境至关重要。英译游仙诗不仅涉及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是游仙诗发展的重要时期,玄学成为显学,道教的发展达到高潮,游仙诗的发展也愈渐成熟。作为魏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阮籍创作了众多游仙诗。他的游仙诗主题复杂、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关注和研究,但对其游仙诗的翻译研究却相对薄弱。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游仙诗中的道教文化内涵丰富,意象的创造对于营造游仙诗中逍遥自由、虚无缥缈的意境至关重要。英译游仙诗不仅涉及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需注重意象的转换与重构,原文意旨与意蕴的传递。然而,中英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不仅导致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诗歌言简意赅的特殊形式也使游仙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变得困难重重。因此,本文拟从意象转换与重构的角度,对吴伏生和格林鹿山合译本《阮籍诗选》中的游仙诗英译进行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将意象作为研究的核心,尤其观照意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帕尔默所提出的感知对等原则、空间对等原则和结构对等原则为理论指导框架,在对阮籍游仙诗中的道家文化意象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人物意象”、“自然意象”和“道家符号意象”三类)的基础上,从文本内的语言和文本外的文化两个层面,对吴伏生和格林鹿山合译本中意象的转换与重构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该译本在意象转换与重构方面基本实现了与原诗的感知对等、空间对等和结构对等。译本对于中英文化中共有的意象进行了替换和移植;对于译本读者可能陌生的意象主要采用意译和增译,侧重传达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直译和音译是该译本中最为常见的翻译方法,但由于中英文化差异常常导致意象流失;同时,由于译者的理解偏差也导致了译本出现少量误译。总体而言,吴伏生和格林鹿山译本采取的无韵自由诗体,受原诗的五言格式束缚较少,翻译中侧重“意”的传递,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意象流失甚至误译,但整体上重构和再现了原诗的意象。
其他文献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效果不仅影响着当前的政治稳定,也会对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视。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加
在外语学习中,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词汇丰富性作为衡量学习者词汇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近几十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对于词汇丰富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讨论词汇丰富性的整体水平和前后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忽略了个体和过程的动态发展变化。针对这一现状,动态系统理论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动态系统理论注重系统内部各指标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强调发展变异过程,以及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
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技术具有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远、损耗低且无需考虑同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能远距离传输及区域大电网互联等领域。而换流器运行时在直流侧产生特征谐波,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降低电网供电质量。同时,谐波可能诱发谐振,导致设备因过电压或过电流而损坏。因此,为了抑制谐波的危害在直流母线处安装有直流滤波器。对直流滤波器保护适应性进行分
句法复杂性是衡量学习者二语写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二语写作的句法复杂性展开了广泛研究。尽管二语写作的句法复杂性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句法复杂性研究还不多。据笔者所知,目前学界尚无人研究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的句法复杂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大学生非常重要的英语水平考试,所以有必要考察我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写作的句法复杂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中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加剧,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土地整理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拆院并院”以及闲置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都市从2007年被批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1856-1950)一直以来以英国剧作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其在英国的戏剧生涯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二十世纪西欧戏剧的发展基调。萧伯纳常被同时代以及后世学者誉为“第二个莎士比亚”。萧氏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关怀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是其戏剧独树一帜的风格。长期以来,国内外探讨萧氏剧作,主要围绕《芭芭拉上校》、《皮格马利翁》等以伦敦为主场景,反映英国社会现实问题戏剧进行主题和艺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是其参加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日常学习中,大学生的需求推动着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闲课”,消极对待这类课程。且现今高校迎来新的一代大学生,即“00后”,他们自身的特点和成长环境与“90后”及之前的大学生有所不同,对思政课的需求亦发生变化。而思政课要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三农”服务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良性发展,将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稳步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全新时期。经济体制的改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不断分化。新时期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有关统战理论不断优化,有关政策不断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据初步统计,Z市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10万人左右,其中代表人士300余人。随着Z市新兴业态的不断丰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新的社会阶层将继续扩展壮大,面对这股具
英语名词短语复杂性通过使用各类简单和复杂名词修饰语实现,是英语书面语言的典型特征,也是句法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大量文献总体聚焦英语句法复杂性,导致对名词短语复杂性研究深入性不够。本文拟针对英语名词短语复杂性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期刊论文摘要的名词短语复杂性,考察中国学者英语期刊文章摘要对名词修饰语的使用,旨在提升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论文名词短语复杂性的意识。同时,本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