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一五”规划及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将逐渐加快。而农村公路的等级也逐渐提高,城乡、乡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其间,人员流动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将带来城乡和乡镇之间客流密度的增大。因此,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实现城乡公共客运资源的共享,做到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合理布局,快捷方便,达到畅通有序的新格局,显得十分迫切。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实施的好坏关键在于对现有的软硬件情况掌握的程度。道路客运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体系,影响其发展能力的因素更是种类繁多,错综复杂。鉴于此,论文研究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分析了城乡道路客运系统的组成,并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及基本要求、原则等做深入的研究。其次,根据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理念,结合城乡道路客运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能力的内涵。并从路网发展、车辆配置、场站建设、管理措施、交通性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度、经济、社会、与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5个输入、15个输出指标。第三,评价指标建立后,对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量化进行了介绍。在比较多个评价方法后,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接着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向和实施力度。第四,将该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的5个城市,研究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最后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能力研究是国民经济中、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能力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保障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也对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