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作用相较于依那普利是否更有优势。方法:连续纳入2019—2020年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且同意行急诊PCI患者60例,killip分级为II~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作用相较于依那普利是否更有优势。方法:连续纳入2019—2020年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且同意行急诊PCI患者60例,killip分级为II~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那普利对照组(A组)30例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试验组(B组)30例。术后在常规抗栓、控制危险因素等基础上A组给予初始剂量依那普利治疗,并滴定至最大可耐受剂量,B组给予初始剂量ARNi治疗,滴定至最大可耐受剂量。入院后采集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危险因素、身高、心衰分级(Killip分级)、肌钙蛋白T、TIMI血流分级、梗死部位。分别于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3个月测量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BP);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短轴缩短率(LVFS)及射血分数(LVEF);采集静脉血测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肌酐(Cr)、尿酸(UA)、钾(K)、钠(Na)。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入院时体重、BMI、BP、心脏彩超指标、NT-pro BNP、Na、K、Cr、UA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经过标准化治疗且规律用药,控制临床症状。出院后分别于1个月、3个月在门诊定期复查。对比结果如下:在NT-pro BNP方面:两组组内比较,无论在治疗1个月或3个月时较初始均有明显降低(P<0.001),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降低NT-pro BNP幅度要优于依那普利组(P<0.001);在心脏彩超方面:(1)LVEF:两组组内比较,无论在治疗1个月还是3个月LVEF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01),且ARNi组在改善LVEF方面要优于依那普利(P<0.05);(2)LVEDD、LVESD:两组组内比较,无论在治疗1个月还是3个月时,LVEDD、LVESD较前均得到改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LVEDD和LVES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1,P=0.066)。在治疗3个月时LVESD、LVEDD组间变化有差异(P<0.05),表现为ARNi组优于依那普利组;(3)LVFS:依那普利组在治疗1个月时LVFS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108),治疗3个月后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ARNi组在治疗1个月或3个月LVFS较前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方面:治疗1个月时,血压在两组变化较前均有下降且组间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与治疗1个月时相比,治疗3个月时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均无明显下降,且两组间无差异(P>0.05);在体重及BMI方面:治疗1月时,两组患者的体重及BMI较初始均无明显变化,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体重及BMI较治初始下降(P<0.05)。但相较于依那普利组无显著差别(P>0.05);在生化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K、Na、Cr、UA组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肾功能损伤及因不可耐受的药物副作用而停止用药。结论:对于急性心梗后心衰且行急诊PCI患者中,(1)与依那普利相比,术后ARNi治疗在改善心功能和预后以及逆转心室重构方面效果更好;(2)ARNi与依那普利均可降低患者发生慢性心衰的风险;(3)无论是ARNi还是依那普利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明显的低血压或低血压休克;(4)两者具有良好的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1.分析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性诊断肿块型乳腺肿物的效能。2.研究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MRI)联合DWI对肿块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3.探讨ADC值及DCE-MRI半定量参数在肿块型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1.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因乳腺肿
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发生过程中,炎症反应及衍生炎症因子大量参与其中。文章主要探讨反应炎症状态的新型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DL cholesterol ratio,MH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目前已经成为了女性同胞因疾病致死的前几位。该病现阶段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过去十年其病死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一些难治性宫颈癌及晚期患者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导致疾病复发及转移,对女性生命安全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微小RNA是内源性的,以单拷贝及多拷贝的形式存在。近年来,多种短链RNA被发现对宫颈癌细胞的存活、生长、增殖以及侵袭转移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具
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2,CORM-2)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选用不同浓度的化学缺氧剂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联合无糖Earle,s平衡盐溶液(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EBSS)对CHO细胞进行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时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1.病例收集:选入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CRSsNP伴中鼻甲结构异常患者行FESS治疗。入选本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持续或间断超过3个月,符合2018年CRSsNP诊断标准,除前鼻镜、鼻内镜检查,还有鼻窦CT检查作为客观依据,均被诊断为C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技术、电子云密度/有效原子系数(electron dentisy/effective atomic number,Rho/Z)对椎体溶骨性转移瘤与椎体血管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患者都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收集2019年5月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组织中lncRNA ABHD11-AS1表达以及体外功能试验和机制实验,分析lncRNA ABHD11-AS1在PTC进展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在PTC的作用机制。在本研究,我们收集98例PTC患者癌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复发、转移、扩散等问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和放疗为主。虽然,大部分早期患者可以治愈,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于晚期和复发的患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急需寻找更好的靶向治疗手段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 RNA)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功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的变化情况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连续入住我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