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砾岩体油气藏是近几年的勘探开发主要阵地之一,也是油田产能接替的主要战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为东营凹陷东辛地区盐22区块沙四上亚段的砂砾岩体,其沉积格局复杂,形成于山高、坡陡、水深的沉积环境中,具有多期快速沉积,纵向上多期叠合,平面上交叉叠置展布的特点。缺乏稳定的、可全区有效追踪对比的泥岩隔层以及生物化石。前人对于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期次只划分到短期旋回,开发单元厚度相对较大,无法满足开发和储量上报的要求。因此,使用传统的生物化石结合岩—电关系的方法进行地层的划分已难以满足该区沉积期次精细划分与对比的要求。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砂砾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瓶颈之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三口取心井岩心资料的精细观察与描述,将本区的岩石相类型划分为五大类:中粗砾岩相、细砾岩相、含砾砂岩相、砂岩相、泥岩相。在进行细致的岩心归位后,利用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中子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制作的交会图,建立研究区岩石相定量识别图版,对全区的岩石相类型进行划分。
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小波分析等理论为指导,以岩性识别和层序地层的精细划分为主要内容,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重点结合常规测井曲线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目的层段的沉积期次进行了精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一维连续、离散小波变换得到的小波能量谱图及小波系数曲线均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层序单元与沉积旋回的边界。把多个不同周期沉积旋回叠加的测井曲线分解为各自周期独立的沉积旋回,并以不同的尺度表现出来。以此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划分为四套砂层组、十个期次、二十五个小层。达到该区砂砾岩体精细划分与对比的目的,对砂砾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