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P70在臭氧氧化预处理对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中的作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YL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验证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注射HSP70抑制剂槲皮素,研究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HSP70有关。  方法:  将24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雄性,8周龄,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臭氧氧化预处理组(OzoneOP组)、槲皮素组(Q组)。采用可逆性结扎大鼠肝左中叶的肝动脉、门静脉及胆管分支45min,再灌注2h的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进入腹腔后暴露游离但不接扎肝动脉、门静脉及胆管分支,45min后关闭腹腔。臭氧氧化预处理组(OzoneOP组)于术前5天连续腹腔注射臭氧和氧气混合气体(臭氧浓度:50ug/ml,剂量:1mg/kg2d),每日定于相同时间给药。槲皮素组(Q组)每日臭氧氧化预处理前1小时腹腔注射HSP70抑制剂槲皮素(7mg/kg)。再灌注2h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ALT、AST活性,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处死大鼠立刻取新鲜肝脏组织, western-blot法测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石蜡包埋做常规切片及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切片TUNEL染色计算凋亡指数。  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OzoneOP组与Q组血清ALT和AST活性、血清IL-1β、IL-6表达水平、肝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I/R组与Q组血清TNF-α表达水平、肝组织活化的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 OzoneOP组血清TNF-α表达水平、肝组织活化的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OzoneOP组血清ALT和AST活性、IL-1β、IL-6、表TNF-α达水平、肝细胞凋亡指数、肝组织活化的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Q组血清ALT和AST活性、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zoneOP组比较,Q组血清ALT和AST活性、血清 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肝细胞凋亡指数、肝组织活化的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臭氧氧化预处理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SP70活性增高抑制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以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分组标准,经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研究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血流显像特征,同时观察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探讨两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良性疾病而类似恶性病理变化。其病因复杂,其诊断亦较困难,且治疗后复发率高,全球范围内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超过10%,并且还具有上
目的:通过对兔去瓣型Epi-LASIK与LASEK术后早期角膜组织的研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各自对于角膜上皮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影响。方法:48只新西兰兔按不同取材时间24,48,72,12
目的:研究中国东部海岛地区直径≤3.0cm肺腺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发生情况和血清 CEA水平,探讨EGFR突变和血清CEA联合评估直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