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海温因子及水汽输送路径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d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预测是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因子众多,包括海温场(SST)、夏季风、大气环流场(西太副高)、积雪等。现在研究还发现,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南半球环流,包括南半球环状模、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有一定的联系。本文运用EOF分析、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南半球前期海温场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为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利用1980-2012年Hadley中心的HadISST再分析海温资料、美国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研究了前冬澳大利亚周边海温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关系。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周边冬季逐月海表温度距平(SSTA) EOF分解第一模态具有全区一致模形式,澳大利亚周边海温一致模具有季节持续性,可从前一年冬季一直维持到当年的夏季。用Nino3.4指数剔除海温场中ENSO线性信号后,表明澳大利亚周边海温一致模可能是独立于ENSO位相的区域局地现象。基于冬季澳大利亚周边海温一致模形式,定义了表征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一致模指数(CMI),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具有一定的短期预测意义。澳大利亚周边海温一致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显著相关,一方面是因为澳大利亚周边海温异常能激发南北半球遥相关,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从而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周边海温异常导致热带地区南北半球对流异常,尤其使得菲律宾周边地区的对流活动异常,进而造成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  此外我们研究发现,CMI指数与东亚夏季风之间可能存在负相关性,CMI指数高(低)值年,澳大利亚北部到南海和印度洋都呈现出增暖(变冷)趋势,进而削弱(增强)东亚地区海陆之间的温差,使得东亚夏季风减弱(增强)。  CMI指数对1993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预报性较差,分析1993年海温距平场表明,1993年前冬到当年夏季,澳大利亚周边海温处于冷位相,而从春季开始,赤道中太平洋增温异常明显,一直持续到当年冬季,发展成一次El Ni(n)o事件。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对流旺盛,而西太平洋地区对流被抑制,激发出东亚地区从南至北“+”“-”“+”型的P-J遥相关,另一方面,东亚地区西风带急流位置异常偏南,这共同导致了西太副高位置异常偏南,使得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多。  不同的水汽路径对不同地区的降水有不同的影响。南海水汽输送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显著负相关,深入分析后发现,可能与纬向风水汽输送有直接关系。即当东亚低纬地区(5-15°N)有东风异常时,在西太平洋上空形成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水汽输送到长江流域,进而使得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多;而当这一地区为西风异常时,西太平洋上空形成异常的气旋性环流,使得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输送到东部的太平洋地区,不利于水汽输送到长江流域,使得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少。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分析的实际问题,分析比较了吴新元提出的数值积分公式与常用的梯形积分公式、辛卜生积分公式在标准化缔合勒让德函数P。模、交角计算中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5~9月的旱涝时空特征,弄清了东部地区旱涝变化的历史事实、并对现在和未来的旱涝变化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预测。对于历史时期气候研究,本文利用历史文
【目的】研究OT型百合品种黄天霸花器官的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为其种球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天霸花蕾和半开花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
青藏高原的陆气相互作用因其在区域上和全球尺度上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的影响而显得非常重要,其气候变化和及其影响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关注的重
学位
本文利用 NCEP/NCAR(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提供的1979年-2012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全球模式(GCM ECHA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