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较传统微创手术有更高的手术操作精度和更优的手术质量。然而目前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不具备智能性,使得对于一些常规的手术任务,机器人手术在完成时间上并没有明显优于传统微创手术。为进一步改善手术效果,研究人员对机器人自主手术进行了研究。缝合作为外科手术中最常见,最耗时的手术任务之一,由插针,拔针,拉线三个标准动作组成,实现机器人自主化的难度低,风险小且自主化后可很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微创外科非决策手术任务的机器人自主手术研究”,项目编号:519752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较传统微创手术有更高的手术操作精度和更优的手术质量。然而目前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不具备智能性,使得对于一些常规的手术任务,机器人手术在完成时间上并没有明显优于传统微创手术。为进一步改善手术效果,研究人员对机器人自主手术进行了研究。缝合作为外科手术中最常见,最耗时的手术任务之一,由插针,拔针,拉线三个标准动作组成,实现机器人自主化的难度低,风险小且自主化后可很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医生疲劳程度,因此机器人自主缝合技术被广泛研究。目前,对机器人自主缝合的研究主要是从运动学角度实现机器人自主完成单个或多个缝合动作,并未融合力信息。事实上,为获得良好的缝合效果,力-位控制是更加理想的控制方式。此外,缝合需要手术机器人多个机械臂协调配合进行,因此需要确定多臂协作方案。为保证顺利完成缝合且获得良好的缝合效果还需选定用于进针和出针的针脚位置以及器械的抓针姿态,然而目前这些任务均由医生来完成,但手术时医生只能通过内窥镜影像观察到病灶区域情况和手术器械末端在人腹腔内的位置,无法感知到机器人的整体工作形态,因此根据医生所做出的决策进行缝合时经常出现器械间干涉等导致无法正常缝合的情况。针对机器人自主缝合技术现存问题,本文进行了补充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生物软组织缝合力-位特性研究:设计并实施了生物软组织离体缝合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分析了对针与组织间交互力有显著影响的交互参数,建立了融合交互参数的软组织缝合力-位特性表征模型,可为进一步建立机器人自主缝合力-位混合控制模型提供力学数据。2.缝合任务自主分配算法研究:对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工作模式、缝合任务特点、机器人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将缝合过程所涉及的多个子任务合理分配给多个手术器械的分配准则;对准则进行数字化描述建立了缝合任务机器人自主分配算法。3.针脚位置及抓针姿态自主选择算法研究:通过对传统外科手术缝合要求进行分析,提炼出了可使缝合效果达到最佳的针脚位置选择方法;结合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特点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适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针脚位置选择方法;对器械的抓针姿态进行了参量化描述,基于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建立了抓针姿态自主选择算法;最后将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机器人自主选择针脚位置与抓针姿态的系统性算法。4.实验验证:设计并实施了生物软组织缝合力-位特性表征模型验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了患者生理结构、创口位置、切口位置的数学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缝合任务自主分配算法和针脚位置及抓针姿态自主选择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朴素的办学情怀南京市六合特校创办于1986年,学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栉风沐雨,走过了艰难的34年。回顾三十多年办学历程,六合特校一步步从艰辛中走来,一步步在困境中点亮斗志。每一个特殊孩子家庭背后都有一个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我们的工作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与梦想。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服务于全区残障儿童少年,实施学前、义务、职业教育的十五年制公办学校。现有16个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快速检测酵米面中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的确证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提取后,采用Qu ECh ERS方法净化,取上清液氮吹至干,10%乙腈水复溶,过0.20μm尼龙滤膜上机检测。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乙腈-2 mmol/L乙酸铵溶液体系梯度洗脱,质谱部分采用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信息采集,对待测组分进行定性定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法颁布标志着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意见》和法规的实施,标志着教育
目的分析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相关米酵菌酸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米酵菌酸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相关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5起因食用河粉类食品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毒21人,死亡9人,病死率为42.9%;临床特征出现较多的症状是呕吐、腹泻、腹痛;主要发生在第三、四季度。广东省5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涉事食品均为食品
采用在湿米粉及其原料米和米浆中分别接入不同浓度(103、105和107cfu/mL)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在最佳产毒温度(26℃)和最佳生长温度(36℃)中培养并检测毒素米酵菌酸含量变化等技术,研究分析了椰毒假单胞菌在三种食物基质中的生长产毒规律以及相关风险。结果表明:椰毒假单胞菌产米酵菌酸的量与食物基质中椰毒假单胞菌量呈正相关,与食物性状、含水量等有较大相关性;相同接菌
目的 建立食物及呕吐物中米酵菌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方法 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5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 PTFE滤膜后,经Waters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乙腈-5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5.0μl,在高分辨质谱仪T
数字乡村政策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农村电商与物流作为经济与技术的融合生态产业,需要吸收消化5G技术赋能物流应用场景所带来的优势和效益,将会催生新的农村电商与物流共生发展策略。本文利用文献与案例研究、模式分析的方法,从电商巨头出发,将电商与物流剥离为四大模式,依其特征总结农村电商存在的三大发展难题,基于共生理论提出5G赋能电商物流的共生发展策略,并总结其影响与相关建议。
智能化、精准化医疗是外科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临床对骨科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和当前的机器人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仿人类思维骨科机器人核心架构,根据功能分为脑、眼、手三大模块。架构设计极度贴合医生逻辑,从而使骨科机器人的工作流程与传统手术中医生“脑-眼-手”协调工作的过程相似,实现了医生思维数据化,手术信息即时性以及可视化,手术操作过程精准化。临床应用表明该机器人具有精度高,辐射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