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耐盐差异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不同地理种源白榆通过盆栽控盐的方法,对5种源la生盆栽榆树苗分别进行7个盐分水平处理CK、A(2‰)、B(4‰)、C(6‰)、D(8‰)、E(10‰)和F(12‰),定期测定地径、新梢生长量和叶面积生长。盐分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包括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电导率、存活率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观察结果表明5个白榆种源抗盐能力不同,其抗盐性大小顺序为:海兴、盐山种源>黄骅1、黄骅2种源>保定种源。2盐胁迫抑制了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使干物质积累降低。随着盐胁迫加强,相对地径生长量、相对新梢生长量和相对叶面积生长均呈降低趋势。3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五种源白榆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降低。白榆可通过控制叶片中淀粉含量从而调节可溶性糖含量,来维持渗透平衡,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4细胞膜透性随着盐浓度处理增加而增加,各白榆种源之间差异显著。滨海种源白榆(黄骅、海兴、盐山)对于盐胁迫的反应较非滨海种源(保定)稳定,因为其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对于不同盐胁迫处理变化缓慢。5各种源白榆在盐分胁迫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都随着盐分胁迫的增加而降低,各种源间存在一定差异,滨海种源下降程度相对较小。6随着盐胁迫增强,5个种源白榆叶片的Na~+含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白榆叶片中K~+大致是随着盐分升高而小幅上升,当盐分含量超过2‰后缓慢下降。在盐分胁迫下叶片中K~+含量始终维持比对照高的水平,这样叶片中聚集高浓度的K~+不仅为组织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来弥补因代谢活跃而造成的营养亏缺,而且将其作为渗透调节物质,以适应盐生环境。盐胁迫下白榆叶部的Na~+/K~+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使叶中Na~+/K~+含量显著增加。7各种源白榆均表现有较强的耐盐性,但它们之间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耐盐性相对较低、受盐害症状较明显的保定种源白榆各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而耐盐性较好的盐山和海兴种源白榆的各指标则较稳定。5个种源白榆的耐盐性排序为:盐山、海兴白榆>黄骅1、黄骅2白榆>保定白榆。盐山、海兴种源白榆更适合于高盐分胁迫下生长,可作为滨海盐碱地区生态恢复首选生态型参考种源。
其他文献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作为《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唯一合作机制,也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
学位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它纵贯南北,历史上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京杭运河联接五大水系,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面积特别是人工林面积持续提高。然而人工林存在树种单一,中幼林、纯林比例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低,生产力较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森林的健康水平,提高森林的生
本文以2003年的SPOT-5和2006年Quickbird影像作为信息源,结合地学信息,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图像融合、几何校正、正射校正、纹理提取、图像分类、目视解
驼绒藜属(Ceratoides)植物,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利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多池差示扫描量热仪(CSC4100)在10℃、15℃、20℃、25℃、30℃、35℃六个温度下,测定了驼绒藜属3个种(华北驼绒藜、驼绒藜、绵毛优若藜)15个种源植物的代谢热速率(Rq)和呼吸速率即CO_2产出速率(R_(CO_2)),根据L. D. Hansen呼吸-生长模型,计算不同温度下植物种的呼吸底物碳转化效
本文应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测定林的120 个无性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一批在马尾松无性系上具有较高多态的SSR 引物,构建了该供试材料的SSR
泰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古树资源,主要种类有侧柏、油松、白皮松、银杏、国槐、刺槐,其中古侧柏的数量就占到泰山古树总量的90%以上,可见研究古侧柏对于泰山古树群的保护具
轮歇农业,也称刀耕火种农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销声匿迹。目前仅云南、海南、广西三省区残存着刀耕火种,而以云南为最多,而云南的刀耕火种,分布于滇西南和滇南与缅甸、老挝、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