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所取得的成就是很大的,但是在实施教劳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其中主要有:科学知识教育脱离社会;劳动技术教育课弱化;技术教育课没有受到重视;教劳结合因素在基础文化课程教学中缺乏渗透;劳动与社会实践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等等。深入地揭示这些问题是中小学正确地实施教劳结合的前提;而分析实施教劳结合存在问题的原因是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必经阶段。系统地分析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存在的问题,既有实践方面,也有理论方面的原因。在实践方面,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对教劳结合认识不足以及中小学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理论方面,主要是后现代主义思潮泛滥以及对教劳结合理论研究不足。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因此应该着重加强对教劳结合理论的研究。关于教劳结合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劳结合的立足点、含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能不能实现以及教劳结合还是不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等基本理论上。另外,在近几年有关教劳结合的讨论中也出现了否弃、取代教育方针中教劳结合表述的论断;对我国的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存在很大分歧,有的甚至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实现。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史业已表明,正确地坚持教劳结合方针,我国教育事业就能够取得进步;否则,可能倒退甚至遭到颠覆。因此,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应该认真对教劳结合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正确地认识教劳结合的内涵及其价值。我国中小学正确地实施教劳结合必须立足于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不同的地区与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多形式、多途径地实施教劳结合,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我国国情,中小学必须坚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要多种形式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课程地位;开设技术教育课程;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在基础教育中大力引进职业教育;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大力引进当地的民间工艺;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建立文化技术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地方与学校进行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场所等等。总之,实施教劳结合的基本原则是稳定的,但是我国中小学在实施教劳结合过程中的形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只要坚持教劳结合的原则和途径相统一,我国的教育事业就能够获得稳步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数字集群共网通信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通过总结国内外的数字集群通信运营企业的发展案例,结合国内关于数字集群共网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数字集群技术的演进情况,分
本文回顾了加筋土的发展历史,介绍加筋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对加筋土挡墙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广西凤山至巴马二级公路工程的高路堤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施工实践
海水淡化装置是船舶上重要的设备,是船舶设备正常运行和船上人员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情况。在分析船舶余热和现有海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和提高经营绩效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不断完善自己,企业管理和技术互动的系统工程。因此,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中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信息
教师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矛盾,教师个体也一直在其职业的应然和实然中努力的寻求一个平衡点。社会意识和统治阶层倾向于把教师塑造为负重历史的智者、
分别以碳酸氢钠脱脂后的玉米蛋白粉和乙醇浸提的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以一种工业用碱性蛋白酶为催化剂,制备了主要分子量为400-600道尔顿、富含谷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的CPS和
现代呼叫中心作为企业与客户进行交流的途径,成为客户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CTI)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使用户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不仅可以改善对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因特网也席卷和普及了全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正逐步迈进信息社会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巨大便利。与此同时,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能使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取得先机并达到更高的目标是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硕士研究生这样的群
自从20世纪末我国小学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小学教育发生了从注重数量规模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方向的转变。但是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