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番茄PSⅡ的影响及其防御机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地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消费多的主要蔬菜。番茄喜温,但不耐高温。夏季高温严重限制了我国南方各省的番茄生产,在北方保护地(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也常会出现异常高温的情况。温度过高会使番茄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甚至受害或死亡。本文以耐热性不同的两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串珠樱桃)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及放氧活性等,研究了高温胁迫对番茄PSⅡ的影响及其防御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在25~50℃高温胁迫条件下,耐热性较强的品种具有较高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转化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较高的依赖叶黄素循环耗散过剩激发能的能力(NPQ)、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数量多(RC/CS),捕获的光量多(TRo/CS)。另一方面,耐热性较强的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高于不耐热品种,且高温胁迫下,耐热品种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和和β-胡萝卜素的下降幅度均小于不耐热的番茄幼苗。2.通过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放氧活性,探讨了弱光(100μmol m-2 s-1)对番茄PSⅡ热失活和恢复的影响。在暗中25~40℃高温处理下,Fo、Fv/Fm、TRo/CS、ETo/CS和DIo/CS变化不大,而暗中45~50℃高温处理引起番茄叶片Fv/Fm、TRo/CS和ETo/CS明显下降,Fo和DIo/CS显著升高,但弱光条件下,Fv/Fm、TRo/CS和ETo/CS下降的幅度小,Fo上升的幅度小。35~50℃高温处理使番茄幼苗放氧活性逐渐降低,弱光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我们高中生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是培养我们逻辑思维能力及理性思考能力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从我自身的角度入手,从课堂学习、错题整理、学习方法以及经验总结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们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常见的一些困难。基于此,通过对我本人学习经验的总结,为各位同学提出了相应的学习建  议,希望能够为各位同学学习数学的过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题笔记;分组学习  前言:作为我们高中生学习的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核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目(Sphaeri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Fr.)Link)真菌,可滋补强身、补肺益肾、止咳化痰,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本研究从全国收集了9个蛹虫草菌株,编号为1
目的研究fat-1转基因小鼠增加内源性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 acids,PUFAs)对小鼠肥胖的抵抗作用,从体重、血清中血脂及胃组织中肥胖相关因子nesfatin-1和gh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