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监管秩序,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国市场监管方面进入了重要的制度改革以及机构改革时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商事制度进行改革,此次改革的最大改变就是由重准入轻监管向宽进严管的制度模式转变,大幅降低了市场的准入准营门槛,营造了充分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数量得到了激增,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革给企业带来便利和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同时也让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量捉襟见肘,一方面是激增的主体数量与有限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更重的监管任务和更严格的监管要求与有限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同时随着经济、技术、社会的发展,市场涌现了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市场从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的转变,让监管变得更难、内容更多,一方面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会烦恼监管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变革完善跟不上社会的变化,让违法者有漏洞可钻。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导致了监管不到位,民众不满意。为了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市场监管机构进行了改革,2018年3月21日,由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立,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市场监管总局机构改革,早在2015年开始,我国就在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试点,全国各地的基层政府均按中央要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模式的机构整合方案,成立了综合性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度变革和机构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在职能转变、监管方法、队伍素质、机构设置等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监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D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分析其在制度和机构改革之后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原因,学习欧美国家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借鉴国内优秀的基层市场监管经验,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工作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监管模式,依托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进市场监管方法的转变,努力构建以法制为基础的有效的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体系,更好的破解基层市场监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