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困惑与回归——自传体小说《黑人、白人和犹太人:一个身份游移者的自传》中的身份构建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贝卡·沃克—《紫色》的作者爱丽丝·沃克与民权律师梅尔·利文撒尔之女—是一位屡获殊荣的演说家、教师和畅销书作家。她对种族、阶级、文化、性别以及人类家庭演变进行探究,挑战僵化的意识形态并提出新的化解冲突的方法。她被《时代杂志》评为最有影响力的五十位年轻领袖之一。她描写自己多种族血统经历的《黑人、白人和犹太人:一个身份游移者的自传》(Black, White andJewish: Autobiography of a Shifting Self)成为一本畅销书。主要讲述一个孩子在不知道自己是谁、属于哪里的情况下,对身份和家庭追寻的故事。对记忆,时间和身份的思考不时地打断她对种族和性别坚忍不拔的探索。  近年来,文学评论界对丽贝卡·沃克及她的几部作品的研究不是很多。本文主要以美国多元文化为大背景,以身份认同理论为理论依据,对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困惑的原因及化解矛盾的办法。作为一名少数族裔作家,丽贝卡·沃克是如何来看待美国多元文化与身份构建的关系,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这部自传体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同时代少数族裔知识分子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及思考。  本文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部分,首先对美国历史上黑白混血儿问题进行介绍,对作者丽贝卡·沃克及她的作品《黑人、白人和犹太人:一个身份游移者的自传》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说明。  第二章从身份的定义及其特征入手,将小说主人公置于美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己各种不同身份的寻求进行说明和分析。  第三章从来自家庭、老师、朋友和同学的态度使主人公产生困惑入手,对其产生困惑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这是一种身份认同失败的表现,从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积极世界观的形成和身份改变等后果进行分析。  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自传体文学,特别是对回忆录及其特征的介绍入手,对小说中记忆的描述以及记忆在主人公身份认同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主人公在童年时期是一个不断游移的孩子。最后实现了自己在种族身份及家庭身份的回归。  第五章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四章的论述,能够让读者对如今多元文化语境中多元血统美国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身份诉求及回归有一些了解。特别是他们提出的“种族之间需要的是培养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以及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从而走向融合。这一融合过程,既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又体现美国文化的性质。”的理念,对于我们了解美国社会、文化,解决种族问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有缺陷数据和无缺陷数据比较的带钢表面缺陷实时检测方法,克服了由于光源不均造成的错检;并通过系统的优化设计,降低了对数据通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А. И. 索尔仁尼琴在文学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教传统,在早期作品《马特辽娜的家》中强调并突出了基督教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中世纪圣像画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