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空前成就,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进步、人民丰衣足食。但是在这高度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危机——社会道德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严重、社会诚信缺失、社会风气不正、学术造假、文化庸俗、民风日下等。这些道德缺失的现象正蚕食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延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不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笔者认为造成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仰的缺失,社会、学校、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媒体的不负责任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是主要原因。面对着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现状,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推进信仰构建、健全分配体系、调整社会财富观、完善社会法治建设、强化社会、家庭、学校及媒体的道德教育与宣传,以重塑我国社会道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整合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的社会道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第四部分在总结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现状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社会环境与人民思想状况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造成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第五部分在前几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塑我国社会道德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