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保肾胶囊对慢性肾衰早期大鼠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肾衰保肾胶囊对5/6肾切除CRF早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和功能的保护作用,从增殖、凋亡及凋亡线粒体途径方面,探讨肾衰保肾胶囊延缓CRF进展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5/6肾切除CRF早期模型,实验分3组:假手术组(K组)、5/6肾切除组(M组)、肾衰保肾胶囊治疗组(S组),在造模一周后用肾衰保肾胶囊进行干预治疗,在12周的观察期内分2周、4周、8周、12周4个不同的时间段对各组进行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残肾组织标本光镜检查;采用原位检测TUNEL、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的Caspase-3、Caspase-9、CytC、PCNA动态表达情况;采用Real TimePCR检测肾组织内的Caspase-3、Caspase-9mRNA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M组2周后出现Scr、BUN、24h尿蛋白定量的逐渐升高。肾脏病理变化为:2周肾小球增大、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管扩张;12周出现局灶节段性硬化的肾小球、肾间质轻度纤维化。肾组织细胞增殖、凋亡指数和增殖/凋亡比值均升高。肾实质细胞Cytc的表达随着建模时间延长显著增加;Caspase-3、Caspase-9mRNA明显增加且与肾组织中的Caspase-3、Caspase-9表达趋势一致。S组与M组比较肾功能部分改善,尿蛋白的排泄减少;形态学上系膜基质的增生、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均减轻。与M组比较S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8周前增殖指数、12周凋亡指数均显著减少;肾间质细胞增殖指数4周后减少,同期的凋亡指数增加。与M组比较S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增殖/凋亡比值8周前降低但12周时升高;肾间质细胞增殖/凋亡比值降低。CytC表达减弱,Caspase-3、Caspase-9mRNA升高幅度降低。结论:肾衰保肾胶囊对残肾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有保护作用。肾衰保肾胶囊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前期的增殖、后期的凋亡;抑制肾间质细胞的增殖促进同期的凋亡。降低前8周但升高1 2周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增殖/凋亡比值;降低肾间质细胞增殖/凋亡比值来调节肾脏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肾衰保肾胶囊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减少肾实质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肾衰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约50%的DN病人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因此,保护糖尿病病人的肾脏,延缓和阻
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这一时期两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岸媒介的互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桥梁作用。本研究认为,40年以来两岸媒介互动发展历史可分为
<正>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是指预算部门(单位)按照确定的职责,利用全部财政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目标,是预算部门(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共同作用达到的绩效结果。由
当前多型号并行研制、多技术状态并存的现状,需要航空机载企业建立技术状态管理体系,规划技术状态管理信息化方案。通过分析企业技术状态管理和信息化现状,提出信息化规划整
为了从整体观察国外集体记忆研究新态势与新特征,研究者在文献计量学方法体系下,利用CiteSpace软件对SSCI、CSSCI数据库内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出国外学术界集体
2019年是两岸开启交流32周年,也是两岸新闻交流32周年。当年两岸隔绝的坚冰,就是由新闻记者的采访打破的。多年来,两岸媒体的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搭建了沟
基于复方药效组分的多样性、疾病病理病机的复杂性,本论文提出了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愈肠宁为模型药物,对其制剂设计、制备、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得到具有胃、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由鲍尔&#183;洛基奇和梅尔文&#183;德弗勒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是传播学领域中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两位作者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和系统性观念,将媒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