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遗产是不同时代先进工程技术与智慧的固化,对于城市中的铁路遗产而言,它不仅包含了不同时期的科学工程记忆,也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社会活动记忆,与特定的历史事件、交流活动息息相关,是科学技术、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物质体现。天津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具有灿烂的工业历史背景,铁路是天津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线索,推动了天津的城市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铁路因天津城市发展的需要形成了环城铁路的空间格局,但在天津工业外迁与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铁路线的废弃导致了周边地区的衰落、活力丧失,废弃铁路周边地区成为了城市的边缘地带,与在运铁路周边地区形成了空间上的差异。因此,从铁路遗产保护的视角研究铁路周边地区的更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铁路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整理铁路遗产保护及城市更新的内容及方法,梳理出天津环城铁路的遗产属性特征,从遗产属性的定义下,构建历史与现状的互联关系。即研究环线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脉络,总结其历史特征,进而研究现状空间特征、发展问题、影响因素、铁路与周边地区的作用关系,从文化遗存利用、用地功能调整、住区质量改造、绿地系统构建、交通系统完善五个层次提出周边用地更新策略,引导城市与铁路互动发展,使天津环城铁路周边地区更新成为引导区域复兴的空间载体。本文研究内容从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明确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及研究意义,从铁路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的理论及实践两个角度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界定了研究范围及对象。第二部分明确了铁路遗产及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梳理出铁路遗产保护的基本特征和方式,及城市更新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以遗产廊道理论、城市触媒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并对天津环城铁路及周边地区的遗产属性进行界定,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解读了天津环城铁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空间格局演变,总结出环线周边地区受铁路发展影响形成的四种历史特征类型,即空间特征、文化特征、产业特征及社会特征,为后续环城铁路周边用地更新研究提供历史依据。第四部分从环线周边文化遗存、周地功能、社区及人口、绿地系统、交通系统五方面,分析天津环城铁路周边用地的现状空间特征及发展问题,总结出现状地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环线与周边地区的作用关系。第五部分基于铁路遗产保护的视角,从现状铁路使用情况提出环城铁路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模式,并依据在运与废弃铁路的不同特征,提出周边地区的更新策略及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