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选择衍射光学元件和径向矢量光束的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振选择衍射光学元件(PSDOE)是一种对入射光偏振态敏感的衍射光学元件。对于不同的入射或出射偏振态,它可以产生不同的输出图像。PSDOE的这种偏振选择特性带来了许多新的应用。利用微加工技术在双折射材料表面制备衍射微结构或在各向同性材料表面制备次波长衍射光栅是实现 PSDOE的主要途径。但这类方法制备工艺复杂,并且难以实现输出光场的偏振分布和复振幅分布的动态控制。为了实现输出光场可动态调控的PSDOE,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利用程控高分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动态 PSDOE的方法。利用PSDOE还可以将一般激光器输出的均匀偏振激光转换成具有特殊偏振分布的矢量光束,如径向偏振光束、角向偏振光束、矢量光学涡旋等。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利用空间光调制器的偏振调制特性来改变任意空间相位或振幅的调制模式去产生一个所需要的光学模式,而且已经有利用空间光调制器产生所需要的具有任意偏振结构的矢量光束的方法。由于径向矢量光束的径向对称性、聚焦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关注。因此,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计算和实验,对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偏振选择的方法,及径向矢量光束的聚焦特性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一种利用单一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动态 PSDOE的方法。通过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偏振调制特性的分析和测量,我们发现通过适当设定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得到两个正交的编码通道。利用这两个正交编码通道可以分别对输出光场的两个正交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分布进行计算全息编码控制,从而成功地在一个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实现了可控 PSDOE输出。  2.从理论上研究了具有径向余弦相位波前的径向矢量光束的聚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具有径向余弦相位波前的径向矢量光束聚焦后,焦点模式随着余弦函数表达式中的频率参数的不同而不同。在高数值孔径聚焦系统中,出现了强度最大值点的偏移,而且相应地出现了新的强度最大值点。例如,从一个最大值点到两个或多个重叠极大值点的出现。另外,当频率参数较小时,径向偏振分量和纵向偏振分量的最大强度值比在焦平面处波动;当频率参数继续增大时,最大强度值比迅速下降;当频率参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最大强度值比又反弹回来。同样的,随着频率参数的变化,最大强度点的偏移量先缓慢的增加,之后迅速下降。
其他文献
衰减全反射(ATR)结构是光学上一种较为特殊的反射型结构,其反射光空间强度和频谱的变化反映了结构参数的变化。利用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衰减全反射技术测量有机聚合物二阶
多铁性材料具有自发磁电耦合的性质,对发展基于铁电-磁性集成效应的新型信息存储处理及磁电器件等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些年,由于实验技术的改进及理论研究的完善,使人们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简称HXMT)是中国计划中的首颗空间天文卫星。HXMT将引导我国地面天文设备对高能激变天体开展多波段联合观测,实现地面中小型望远镜在天体物理学科前沿的
探究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和超快响应速度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光通信、光限幅器、以及全光开关等众多光学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比较热的有半导体量子点、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