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人工蜂群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属于随机搜索算法的一种,由于其可以解决传统优化技术无法解决的优化问题,因此受到众多专家学者们的青睐。人工蜂群算法是新兴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算法主要模拟自然界中蜂群觅食的行为机制来获取问题的最优解。由于人工蜂群算法具有设置参数少、计算简单、并行性好、鲁棒性强等优点,在处理优化问题时有着良好的优化效果,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虽然人工蜂群算法处理优化问题时有诸多优点,但是算法仍然存在着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过早收敛等问题。特别是人工蜂群算法在处理复杂高维度优化和大规模优化问题时,超长的算法运行时间难以接受。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研究学者着手研究人工蜂群算法的并行化算法,即通过并行化人工蜂群算法来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和优化精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工蜂群算法的并行化可以用多种并行化的方法来实现,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主要采用多集群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技术或者采用单机Java多线程技术来实现粗粒度的并行人工蜂群算法。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他们指出,在处理高维度优化问题时,人工蜂群算法的主要时间消耗在计算适应度函数上,这是研究人工蜂群算法并行化技术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在探讨了并行化技术后,利用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多线程技术和规约机制,并结合已改进的观察蜂选择雇佣蜂的方式,提出了一种PCABC(Parallel Changed-in-selection-mod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算法,来解决这一难题。PCABC算法采用主从并行模型和共享内存的OpenMP方法,对计算耗时多的计算适应度函数部分做并行处理,使得算法在处理高维度优化问题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本文实验部分在三种不同的调度方式下进行,分别对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和并行化的人工蜂群算法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人工蜂群算法适应度函数进行并行化改造的PCABC算法,可以大大加快算法处理高维度优化问题时的处理时间,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在证明PCABC并行人工蜂群算法的有效性之后,本文将其应用到解决高维函数优化问题和流域水文模型参数优化问题上。参数优化对水文模型整体性能和水文预报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模型参数优化中存在大量的计算密集型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CPU处理时间,从而导致模型运行效率低下。因此,本文将PCABC算法应用于新安江二水源模型来优化率定水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PCABC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水文模型的参数优化效率和精度,同时具有并行成本低廉、实现过程简单等优点。PCABC算法在水文模型参数优化中的表现优异,是求解水文模型参数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其他文献
蛋白质作为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对生物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发现,拥有相同进化祖先的同源蛋白质,很可能在结构和功能上也类似
强化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用于解决学习控制问题的方法。但是经典强化学习算法在解决RoboCup局部策略训练问题时,仍然存在算法收敛速度缓慢,无法有效解决训练中存在
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幅图像中的包含特殊含义的不同区域区分出来的过程,它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问题。由于其复杂性,至今仍然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需
JPEG图像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图像格式,保证其真实性在某些场合至关重要,而图像合成是最常见的图像篡改手段,JPEG图像合成伪造总体上可以分成同幅合成伪造和异幅合成伪造两类,针对于
随着生物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图像配准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作为医学图像融合及其他医学图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医学图像配准对临床
近年来,空气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和O3浓度限值并对现有部分限值进行了调整,新标准势必要求
WebGIS是以互联网为环境,以Web页面作为GIS软件的用户界面,将Internet与GIS技术结合在一起,为各种地理信息应用提供GIS功能的技术[1],它将Web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融为一体,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普及,信息采集系统已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办公工具,数据作为信息采集系统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如何将数据以中文复杂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是目前信息采集系统
多核和众核架构有望解决或缓解现代处理器设计面临的存储墙、线延迟和功耗问题,分片式处理器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众核实现方案,强调功能单元的分布化、结构的层次化,将硬件细节暴露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以其良好的可重用性、松耦合性和互操作性,已成为一种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网络化软件应用模式。Web服务作为SOA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