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潍科玉玲珑’为试材,在冬暖式日光温室中,采用目前山东寿光菜农番茄种植模式,探讨了在番茄不同生育期(第一、三、五穗花序坐果期)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其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期获得在影响番茄产量较小的前提下改善其品质的土壤水分管理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生育期控水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显著:番茄植株第五穗花序坐果期进行控水,株高茎粗、干物质量、根系生理指标、果实鲜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最优;土壤水分均以85%的土壤水分处理番茄株高茎粗、根茎叶干物质含量及根系生长量较大,但果实干鲜重、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以70%的土壤含水量表现较好,70%土壤水分处理的产量较85%提高了16.03%,55%、40%的土壤含水量较85%分别降低了13.19%、43.12%。2.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显著影响番茄品质: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番茄红素等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根据隶属函数值对品质综合分析,在第五穗花序坐果期控水对番茄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显著。3.不同生育期控水处理对番茄生理代谢影响显著:第五穗花序坐果期控水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最优,第一、三穗花序坐果期控水处理番茄叶片光合速率较第五穗花序坐果期控水处理分别降低了20.94%、12.75%;土壤水分处理中,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而减小,70%、55%、40%土壤水分含量的净光合速率较85%水分处理分别降低了5.93%、25.45%、50.67%。4.本试验共检测出番茄果实芳香物质67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烷烃类和酯类,其中,共有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有9种:1-戊烯-3-酮、反-2-己烯醛、正己醇、反-2-辛烯醛、癸醛、BETA-环柠檬醛、2-异丁基噻唑、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酯。不同生育期控水显著影响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品质,以第一穗花序坐果期控水处理果实芳香物质含量较高,第五穗花序坐果期处理芳香物质含量较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品质产量因素分析得出,“潍科玉玲珑”番茄适宜的土壤栽培灌溉模式为:第一穗花序坐果期至第三花序坐果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第五穗花序坐果期土壤水分保持在55%左右,能够在果实产量损失较小的条件下显著改善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