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花卉之一。本研究所用的地被菊是一类植株低矮、开花繁密、具有优良抗逆性的小型菊花品种群,是很好的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育种手段,在定向改良植物性状方面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在菊花花期转基因方面,本课题组已经克隆出菊花花期调控关键基因CmFT,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RE-CmFT,试图通过进一步的转化实验获得光周期不敏感型的地被菊新品种。另外,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是人们较关心的问题,培育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Cre/loxP位点特异重组系统,构建了植物安全表达载体pBIl21-CRE,以实现选择标记基因的删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Cre/loxP诱导删除元件B2939Gn,在该元件中,CRE基因受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调控,在逆境胁迫条件下,rd29A启动子能够被激活表达,引起其下游基因CRE的表达。CRE酶能够识别两个同向的loxP位点,引起两个位点发生重组删除反应,将两个loxP位点之间包括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在内的所有片段删除。2.以载体pBI121和pBI121-CmFT为基本骨架,以Cre/loxP元件(B2939Gn)为核心,构建了两个植物安全表达载体pBI121-CRE和pBI121-CRE-CmFT。并分别完成了两个质粒对农杆菌菌株的转化。3.利用含有pBI121-CRE质粒的菌株对地被菊品种‘晚粉’进行遗传转化,得到3株阳性转基因苗。通过对所得转基因苗进行胁迫诱导后的GUS检测和PCR鉴定表明,rd29A启动子已被诱导,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已被删除。另外,关于含有质粒pBI121-CRE-CmFT的农杆菌菌株对‘晚粉’的转化实验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