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文脉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石家庄中央商务区展示中心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公共服务建设逐渐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在当前的城市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缺乏互动性、舒适性、生态性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快速建设的城市需要一个展示城市建设成果的窗口,集中表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当前和未来的规划展望。城市需要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阅读城市、了解城市的场所。城市规划展示馆填补了城市居民与城市公共空间互动的空缺,缓解了城市活动场地缺乏的情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在城市居住品质提升的过程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展现城市特色,使城市变为城市居民的宜居场所。城市规划展示馆应正确处理场馆设计与城市环境、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充分保留城市历史文化精神中的精髓部分,坚定中国城市独有的文化自信。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展示馆这一类型建筑的案例研究、总结,在研究城市这一特定大环境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了石家庄中央商务区展示中心这一项目的建筑设计实践。本文分为六个部分,论文的前三章分析了当下城市公共空间所在的大环境和设计研究背景,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对现有的展示馆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展示馆这类公共场所的空间、功能需求及设计要点,以此对实践项目研究提出新的策略指导。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主要应用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城市规划展示馆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和设计策略,以石家庄中央商务区展示中心为例进行实践设计研究。通过项目的选址、与城市文化的融合、设计构思与整体布局、整体建筑形象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展示馆这一类型建筑进行解析,回应前文提及的一系列问题。实践设计项目从基本功能、交通流线、内部空间、平立面设计等基本建筑问题出发,厘清了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文脉、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公共行为之间的关系,试图为现有的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展示馆这一类特殊公共建筑的物理环境和精神文化两种属性的交融和联系。论文以建筑学基本设计理论为依据,从城市文脉保留和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展览建筑相关资料的研究,对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背景、发展历程和可行趋势进行了阐释,关注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神需求,结合研究理论和实践设计项目综合论述了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由此进一步探讨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文正文共约22758字,图表70幅。
其他文献
学位
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反应位点,易于结构修饰,在有机金属材料、生物医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往关于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报道中,大部分反应都需要贵金属的参与,且需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以发展简便、高效的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化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论文着重综述了喹啉类化合物和吲哚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建立了2,3-二取代喹啉的水相合成方法,以及利用本课题组报道过的铜催化Domino反应合成了3,8
学位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Gamma-Ray Burst)是一类宇宙空间中射线流量突然快速增亮的天文现象,是能量仅次于大爆炸的剧烈爆发事件。1997年人们发现伽玛暴的余辉,观测得到伽玛暴的红移,从而确定了伽玛暴的宇宙学起源。经过几十年的观测和研究,人们大致建立了伽玛暴物理的基本图像:瞬时辐射来自于伽玛暴外流体内部的能量耗散(内激波或者磁重联过程),而多波段余辉辐射来自于伽玛暴喷流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
学位
学位
学位
自然场景图像的文字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自然场景图像中文字时常出现透视变形或弯曲变形等不规则排列现象,这种不规则文字增大了识别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针对自然场景图像中的不规则文字识别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不规则文字识别模型,模型包含矫正网络、特征提取网络、识别网络三个部分。矫正网络采用基于薄板样条变换的空间变换网络对原始图像进行自适应变形,得到矫正后的更规则更易识别的图像。在
学位
我国自2000年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正在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乡差异,相比城市,乡村的养老形势更加严峻,乡村老年人存在基数大、生活以及居住条件差等特点,养老应对困难。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学生,导致乡村老龄化严重,留守老人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我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