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乙肝病毒相关的慢加急肝功能衰竭(HBV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是一类预后差病死率高的临床综合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尽管高载量的HBV并不直接损伤肝细胞,但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在HBV-ACLF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肝衰竭工作小组正式推荐对于HBV-ACLF应尽早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临床上缺乏能有效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模型。研究组前期针对HBV-ACLF建立了同济预后预测模型(Tongji prognostic predictor model,TPPM),本研究对同济预后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目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及拉米夫定治疗HBV-ACL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同济预后预测模型(TPPM)对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83例HBV-ACLF患者,均接受内科标准治疗和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其中100例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85例患者使用替比夫定,98例患者使用拉米夫定。三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在病毒学、临床生化等均无显著差异。收集并随访患者的存活时间、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血液常规检查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比较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及拉米夫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最后,比较TPPM和MELD对HBV-ACLF(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三组抗病毒治疗的HBV-ACLF患者第4周和第12周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4周生存率分别为79.00%,81.18%和86.73%,12周生存率分别为67.00%,65.88%和73.47%。观察抗病毒治疗后四周内,三组患者的MELD评分均有改善。通过Hosmer和Lemeshow检验,验证了同济预后预测模型优于MELD模型,对HBV-ACLF的预后预测有更好的拟合度。针对本研究中283例HBV-ACLF的预后进行ROC曲线分析和比较,检验TPPM和MELD评分体系对HBV-ACLF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TPPM预测12周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优于MELD的曲线下面积0.726;TPPM预测4周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3,再次优于MELD的曲线下面积0.67。评分以0.22为截断值,TPPM预测HBV-ACLF12周死亡率,阳性预测值为49.66%,阴性预测值为89.55%。【结论】1.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三种核苷(酸)类似物均可以阻止或延缓HBV-ACLF的病情快速进展并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2.存在肝硬化的肝脏基础疾病患者,由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或门脉高压状态,更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3.本研究验证了TPPM模型优于MELD模型,对HBV-ACLF预后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而欧洲则是1661年瑞典银行发行时才用上纸币。目前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全球193个独立国家和地区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之
以‘红阳’猕猴桃雌株幼叶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并对不定芽增殖以及生根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MS+3.0 mg/L BA+1.0 mg/L NAA培养基中,不定芽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电路线宽已小于1μm以下。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纯水水质更加严格(表1)。水质主要指标是电阻
《收获》在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作为“先锋小说”的主要阵地,见证着“先锋小说”近十年的发生与发展。但是二者的“联姻”绝非偶然,而是彼此的双向选择。首先,从《收获》方面
年画作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它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是大众情感和生活的鲜活体现。朱仙镇木版年画发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北宋初年,都城汴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高中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过于强调化学学科知识,而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等能促进学生全面
杂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政论性文体,从诞生之初就与新闻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60年前后,我国报刊史上出现了继“五四”之后第二次杂文高潮,特别是1961年至1964年《北京晚报》的
<正>近年来,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过程中的一个"顽疾"。1979年刑法典正式规
目的探讨个体化喂养与常规喂养方法相比,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肠内营养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12月收治的极/超低体重儿53例作为常规喂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