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改性秸杆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进行植酸改性玉米秸秆,研究了植酸改性秸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采用XRD、FTIR、SEM和光学显微镜对植酸改性秸秆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然后将植酸改性玉米秸秆与衣康酸(IA)、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丙烯酰胺(AM)进行接枝共聚合成了植酸改性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探讨了不同聚合反应参数如植酸改性秸秆用量、IA和AM质量比、IA和NVP质量比、衣康酸中和度、植酸改性秸秆接枝率、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对植酸改性秸秆接枝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吸盐率、保水性能和凝胶强度的影响,采用SEM、FTIR、XRD、光学显微镜、TGA对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形貌和耐热性进行了表征,得到了吸水吸盐和保水性能优良、凝胶强度大、耐热性好的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植酸用量等因素对植酸接枝改性玉米秸秆接枝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佳植酸改性工艺条件,即植酸含量(以玉米秸秆质量计)为50%,反应时间3h时,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60℃,尿素含量为6%,可得到接枝率高达19.06%的植酸接枝玉米秸秆。  2、经聚合工艺条件优化,得到了优化的聚合反应参数:交联剂用量为0.4%,引发剂用量为1.6%,植酸改性秸秆接枝率为11.91%,IA和AM质量比为30∶70,IA和NVP质量比为70∶30,植酸改性玉米秸秆用量为10%,采用优化配比与聚合工艺制备的植酸改性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达到63%平衡吸水率(430g/g)所需要的时间为15.1min,吸水速率较快。  3、光学显微镜和SEM表明植酸秸秆改性后秸秆分散度提高,间隙变大,植酸改性玉米秸秆片层结构发生断裂,呈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片,片层之间的距离增大,表面积增大。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的表面呈不规则的波纹状,并伴有大量小毛细孔、微孔和沟壑。光学显微镜显示植酸改性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吸水后溶胀,形成较多网络状空隙,吸水溶胀的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由于被水分填满而颜色明显变浅。  4、XRD表明植酸改性玉米秸秆的晶体结构遭到一定破坏,无定形区增加,结晶度有所下降,但结晶度降低程度不大。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尖锐衍射峰消失,在较宽的范围内形成了较大较宽的弥散峰,初步表明植酸改性秸秆结晶区由多晶结构转变为无定型结构。  5、植酸改性玉米秸秆FTIR谱图出现植酸和玉米秸秆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植酸与玉米秸秆发生了接枝反应,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出现植酸改性玉米秸秆结构单元、NVP单元、IA单元和AM单元的特征吸收峰,初步表明得到了目标产物-植酸改性玉米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  6、TGA和DTG数据表明合成的植酸改性秸秆接枝SAP的热失重曲线可分解为3个阶段,耐温性超过240℃,表明植酸改性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
其他文献
三湘四水  纵向的百年风流讲完,我们再讲讲横向的三湘四水。四水没有多大争议,但三湘是什么?很多湖南人也说不清楚。  湖南像一块夹心饼干,总体风格统一之下又各具特色,随便拎出几处都很有韵味。  第一片,就是以常德为代表的湘北区域,常德之于湖南,就像潮汕之于广东,说的也是西南官话,它既有湖南的蛮勇,又有湖北九头鸟的精明,出状元,也出政治家。  常德人经商厉害,从政也很厉害,拉帮结派、互相提携,湖南人讲
期刊
化学课程作为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动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是一种利用短视频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教学方式.“微课”以紧扣教材的课堂教学
就在公元626年7月2日的清晨,在仅仅诞生了九年的李唐王朝所在皇宫的玄武门之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流血政变.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和物质生产能力的高速增长,以及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加重视.从大体上来说,国与国之间的就竞争本质上是
环氧丙烯酸酯(E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树脂是紫外光固化涂料(UVCC)中最重要的的两类低聚物,但EA树脂粘度高、固化膜脆性大、柔韧性差,PUA树脂成本高,且合成中采用的有机锡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