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71例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目的: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远处转移为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以脑转移较为常见。出现脑转移后,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生存时间较短。如何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回顾了71例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方法(未治疗、放疗、放疗+化疗)、性别、吸烟史、RPA分级、病灶个数(单发、多发)、临床症状、贫血、病理类型对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为判断患者的预后及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1例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未治疗组24例,放疗组24例,放疗+化疗组23例,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并对临床资料(性别、吸烟史、RPA分级、脑转移病灶、临床症状、贫血和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建立完整数据库后,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样本构成比的比较应用x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绘制生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对治疗方法、性别、吸烟史、RPA分级、脑转移病灶(单发、多发)、临床症状、贫血和病理类型进行单变量分析,比较生存率有无差异,Cox回归对单变量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生存相关的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①本组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男性39例(55%),女性32例(45%);既往无吸烟史的患者40例(56%),有吸烟史的患者31例(44%);RPA分级为1级14例(20%),2级51例(72%),3级6例(8%);脑转移病灶为单发25例(35%),多发(病灶个数≥2)46例(65%);无症状患者14例(20%),有症状患者57例(80%);无贫血患者59例(83%),有贫血患者12例(17%);小细胞肺癌17例(24%),肺腺癌33例(47%),肺鳞癌18例(25%),其他3例(4%);未治疗组24例(34%),单纯放疗组24例(34%),放疗+化疗组23例(32%)。样本构成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资料具有可比性。②全组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95%CI6.08-10.92),1年生存率、1.5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1.8%、16.4%、4.8%。未治疗组、单纯放疗组、放疗+化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3.4个月、9.0个月、11.5个月(P=0.001)。单纯放疗组及放疗+化疗组较未治疗组MST明显延长(P<0.05),而放疗组与放疗+化疗组比较,MST无明显差异(P>0.05)。③单变量分析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吸烟史、RPA分级、贫血、治疗方法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性别、病灶个数(单发或多发)、临床症状、病理类型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积极治疗(放疗或放化疗)可延长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吸烟史、RPA分级、贫血、治疗方法是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有吸烟史、RPA分级为3级、诊断脑转移时有贫血为以脑转移为首发诊断的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这些患者预后较差。第二部分86例后发脑转移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目的: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远处转移为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以脑转移较为常见。出现脑转移后,生活质量较低,生存时间较短。如何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回顾了86例后发脑转移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方法(未治疗、放疗、放疗+化疗)、性别、吸烟史、RPA分级、病灶个数(单发、多发)、临床症状、贫血、病理类型对后发脑转移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为判断预后及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86例后发脑转移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未治疗组24例,放疗组32例,放疗+化疗组30例,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并对临床资料(性别、吸烟史、RPA分级、脑转移病灶、临床症状、贫血和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建立完整数据库后,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样本构成比的比较应用x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绘制生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对治疗方法、性别、吸烟史、RPA分级、脑转移病灶(单发、多发)、症状、贫血、病理类型进行单变量分析,比较生存率有无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单变量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及有明确专业意义的变量,进行生存相关的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①本组为后发脑转移肺癌患者,男性47例(55%),女性39例(45%);既往无吸烟史的患者48例(56%),有吸烟史的患者38例(44%);RPA分级为1级26例(30%),2级52例(60%),3级8例(10%);脑转移病灶为单发34例(40%),多发(病灶个数≥2)52例(60%);无症状患者16例(19%),有症状患者70例(81%);无贫血患者61例(71%),有贫血患者25例(29%);小细胞肺癌26例(30%),肺腺癌42例(49%),肺鳞癌14例(16%),其他4例(5%);未治疗组24例(28%),单纯放疗组32例(37%),放疗+化疗组30例(35%)。样本构成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资料具有可比性。②全组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95%CI4.38-7.62),0.5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47.7%、29.2%、9.8%。未治疗组、单纯放疗组、放疗+化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个月、3.5个月、15.5个月(P=0.000)。放疗+化疗组较未治疗组及单纯放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而单纯放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③既往有无吸烟史(P=0.002)、诊断肺癌脑转移时有无贫血(P=0.004)、诊断肺癌时有无症状(P=0.002)、RPA分级(P=0.013)、治疗方法(P=0.000)是肺癌脑转移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积极治疗(放疗+化疗)可延长后发脑转移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吸烟史、RPA分级、临床症状、贫血、治疗方法是肺癌后发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有吸烟史、诊断脑转移时有症状、有贫血、RPA分级3级为不良预后因素,这些患者预后较差;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后应积极纠正贫血,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