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电信业务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服务的容量,同时对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一个急迫的要求就是在软件重启/重下载的过程中按需保证业务的不间断,这就是温和重启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信业务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服务的容量,同时对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一个急迫的要求就是在软件重启/重下载的过程中按需保证业务的不间断,这就是温和重启的定义。本文在分析、比较RFC3623所述的温和重启的流程以及各IP网络服务提供商所实现的温和重启的基础上,发现其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不足,即其实现方法仅仅局限于前启动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原因触发的温和重启,为此提出了把温和重启分为前/后两种启动模式、并设计了前/后两种启动模式相配合的框架来实现温和重启。本文首先找出了引起温和重启的各种原因,然后根据温和重启的紧迫程度,提出把温和重启的原因分为硬重启与软重启,并设计相应的前启动模式与后启动模式;结合传统OSPF协议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其触发机制、数据库同步机制、与支撑模块的交互机制以及多协议同时重启时路由同步机制的分析,解决了在温和重启过程中启动模式如何选择与切换、数据库如何同步、与协议支撑接口如何定义与交互的问题,并揭示出在多协议同时进行温和重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最终在一个通讯企业的T系列路由器上实现了两种模式下基于OSPF协议的温和重启。在实现了前启动模式与后启动模式的温和重启的基础上,本文对经过改造后的重传机制的可靠性以及前/后两种启动模式的温和重启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性试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前启动模式优于后启动模式,但后启动模式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同时具备前/后两种启动模式的温和重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是实现温和重启的最安全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煤矿监控系统的集成化、网络化是目前煤矿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一种综合集成技术,涉及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煤矿
当前,工作流技术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热点,针对企业业务应用的开发离不开工作流技术的支持。文中深入讨论了工作流模型、工作流建模理论和方法以及工作流引擎层次结构,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平台。作为用户利用网络信息的重要接口,搜索引擎的发展自Web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息。同时,计算机的日
目前,很多软件系统的更新和升级不再是停止运行后进行编码扩充,而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功能模块的动态添加,充分利用遗产系统。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网络构件,分布式组件和Agent等都
EJB是用于开发和部署多层结构的、分布式的、面向对象的Java应用系统的跨平台的组件体系结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J2EE技术规范,然后阐述了EJB的体系结构和各组成部分。同时,
网格计算环境的出现使得大规模跨组织、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分布式应用程序发布成为可能,其基本特点支持广域范围的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协作。服务质量保证是衡量一个系统是否是网
嵌入式微处理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以x86为主的CISC结构微处理器在嵌入式微处理器
网络攻击的趋势是攻击技术越来越复杂,攻击行为越来越频繁,而获得相关攻击工具以及发动攻击的行为却越来越容易。大量网络攻击行为及攻击事件造成用户资源的破坏与损失,严重
数据的时间一致性和准确性是信息关键所在,然而传统数据库虽然可以保证数据的绝对正确性,却不能保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本文针对传统数据库这一缺陷,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和可
盲源分离是用于阵列信号处理与分析的一种新兴技术,因其能够从观测的混合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而对原始信号和混合系统的先验知识要求甚少,故此在无线通信、医学信号处理、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