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发生于1949年至1956年的城市社会主义改造为研究对象,将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视为城市社会主义改造的主线。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并非仅仅只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变革,而且是国家权力主导下的城市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故而本文提出一个基本假设:城市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政治运动的历史过程。本文没有给出政治运动的明确涵义,而是试图通过对政治运动三个核心变量----政治权力及其组织体系的发展、生产资料社会性质构成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变化——的分析,使得政治运动的内涵得以自我呈现出来。在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国家与社会一体化了,党与国家一体化了,这两个一体化实质上就是政治运动在消弭政党、国家、社会三者差别基础上,使三者一体化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政治运动达到了其完满的状态。所谓完满,意指政治运动的三个核心变量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本成形并稳定下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的以后的进程只不过是这个稳定下来的状态上的延续。政治运动的完满状态标志着支配政治运动历史过程的逻辑生成了,一个逻辑一经生成便支配着毛泽东时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政治运动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是以党与人民关系为支配关系的。政治运动没有创造这个关系,而是发展了这个关系,并且将这个关系制度化为国家中的核心关系。党与人民关系不是成熟现代国家中的国家与公民关系,它带着浓烈的传统色彩。这决定了政治运动与国家建设的复杂性,一方面政治运动确定了国家制度体系的基本架构,另一方面它阻滞了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国家制度凝固化的局面。这是政治运动的必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