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情境下期望对决策者后悔程度的影响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天要做很多决策,即使不总是追求最佳决策,但也常常寻求令人满意的决策。个体在进行决策评价时,经常会遇到的消极情绪就是后悔,决策的数量造就了后悔的空间。事实上,后悔是无所不在的,几乎没有人可以避开。后悔是一种消极情绪,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绪中不能摆脱,对个体的身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Zeelenberg和Pieters(2007)认为个体需要寻找一些方法来减少和管理自己的后悔,而不是直接回避或压制情绪。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合理的方法来调节后悔程度。Lin,Huang和Zeelenberg(2006)在研究后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实际结果与先前期望的比较会影响后悔程度,两者的差异越大,后悔越激烈。Huang和Tseng(2007)也发现,期望会影响后悔的程度,期望是决策者在决策评价时会用到的一个参照点,他们认为期望对后悔的影响力被忽视了,它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调节后悔的积极手段,缓解决策后悔带来的压力和痛苦。鉴于期望和决策后悔的研究多是相关性研究,实证性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将从实证的角度验证期望对决策后悔程度的影响,同时考虑不同类型的期望对决策后悔程度的影响,以及考察期望影响决策后悔程度的方式。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设计,操纵期望的水平,使最终的结果超出期望,未达到期望,或者没有期望。结果发现期望主效应显著,超出期望时的决策后悔程度显著低于未达到期望和没有期望时的后悔程度。实验二进一步将期望类型划分为预测期望和理想期望,根据预测期望总是不大于理想期望来操纵期望的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期望对决策后悔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预测期望<实际结果<理想期望条件和预测期望<理想期望<实际结果条件下的后悔程度显著低于没有期望条件和实际结果<预测期望<理想期望条件下的后悔程度。实验三从反事实比较的角度探讨期望对决策后悔的影响,采用2(期望:结果超出期望vs结果未达到期望)×2(反事实比较:有探测vs无探测)的双因素设计。结果发现期望和反事实比较的主效应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没有进行反事实探测时,结果超出期望时的后悔程度显著低于未达到期望时的后悔程度,进行反事实的探测后,超出期望条件和未达到期望条件之间的后悔程度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满足期望显著降低了决策后悔程度。(2)即使没有达到理想期望,只要满足了预测期望,决策后悔程度就会显著降低。(3)满足期望能降低决策后悔程度的原因是,期望的满足使得被试较少参与反事实比较。
其他文献
没有绚烂的背景,只有一个相机—盏灯一个自己,在影棚中更适合玩自我情绪释放的拍摄游戏,把你的每一面都分裂拍摄出来,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自己,这么酷的自拍,怎么能不玩?  实战编辑cc:在无人的空间里是最适合释放情绪的,所以这次cc尝试自己一个人在影棚中拍摄分裂的自己,听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其实一灯一板一人一机,足矣!  自拍4大步骤  1 轮廓分明才能出彩  在近照的自拍中,面部妆容不能像外出拍摄
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行波从故障点出发向不同方向行进,基于单端行波测距原理,故障点反射波以及其他折射反射行波到达检测母线的各个行波波头极性组合,反映了线路的不同故障区
已有的研究表明,有关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个体特征因素和工作环境特征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近年来出现的人格研究的一个新倾向,它是一种更加深层次的人格特质,因而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