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在国外,注册会计师涉案日益增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大量公司不是倒闭就是陷入财务困境,而且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期望也越来越高,审计风险呈快速上升趋势,注册会计师已经进入了“诉讼爆炸”时代。伴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其地位都在增长的同时,涉及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也时有发生,审计风险日益引起了国内审计职业界的重视,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这是关系到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大事。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于2003年10月发布和修订相关准则,推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并将与之相关的准则内容进行调整。我国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地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2007年1月1日施行了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实施审计程序从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相关认定层次两方面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据以确定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把检查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在新政策的引导下,审计风险要素的重新识别和优化成为进行审计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的首要任务。笔者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入手,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角度,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各风险要素及其有机联系进一步分析识别,从而对控制审计风险有效优化。论文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现阶段国内外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其次,系统地论述了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审计风险成因及影响因素;然后,详细阐述了审计模式的演进,围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展开论述,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并对审计风险进行了控制分析;最后,就审计风险控制提出了事务所要转换组织形式并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论文结尾对全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提出论文的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