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研究——以金门山后聚落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台湾当局公布文化资产保存法。此后二十几年间,台湾当局陆续指定了各级古迹、历史建筑或传统建筑聚落,而金门之传统建筑总数达一万余栋,居台湾地区各县市之冠。金门传统建筑装饰之纹样、语汇元素,源自于福建闽南沿海地区,然而经本地文化融合,已自然形成了另一种文化风格。1949-1992年间,金门实施战地政务。岛上距海防线五百公尺范围内严禁建筑,且楼层受到限制,最高不得逾越三层楼。此外,金厦交通中断,台海运输困难,建材取得不易,建设缓慢,也在客观上有利于传统建筑的保存。当地文化景观独特,举世独一无二,而装饰艺术文化尤其值得研究。  本文以金门地区最具代表性之聚落内之民居、家庙、书院为主,并就建筑空间之前厅,隔屏、步口、后厅,正立面之屋脊,仿心堵、镜面墙、水车堵、龙虎堵等装饰图案做为调查解析释意课题,并将重点置于山后18间传统建筑。自田野调查汇整之资料显示,装饰材质主要为泥塑、剪黏、木雕、砖雕、石雕、跤趾陶、彩绘及彩瓷,图像元素以历史人物、四季花卉、水果、花瓶、博古架为最大宗,其次为吉祥动物、纹样、古器物、宗教宝物、题字落款等,因此本文图像素材即以上述十大元素为主要对象。  通过实勘拍照、文献搜集以及与耆老专家之访谈,本文利用田野调查所得影像资料、访谈资料,结合当地相关历史文献、历史典故,对图像进行比对分析。本文将分别讨论人物图像所关涉的历史典故、构图元素之寓意,并着重分析装饰图案对王氏宗族之价值意涵以及神圣位阶。在此基础之上,金门装饰艺术之特色、装饰艺术在金门传统建筑空间内营造的独特文化这类具有教育价值之文化资产的保存与传承,皆为本研究所要探讨之内容。
其他文献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时期,也是民主革命最辉煌、最生动的高潮时期,这个时期所进行的大规模的人民战争,不仅在
目前,马来西亚拥有1291所华文小学,61所华文独立中学以及3所华文大专学院。这是除了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以外,保持华文教育体系较完整的国家。然而,这个成就的取得并不容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