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在多色激光场中的激发和高次谐波产生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高次谐波(HHG)。HHG可以提供位于极紫外或软X射线波段的相干辐射光源、提取原子或分子的结构信息。更重要的是,HHG可以产生阿秒脉冲(AP)——迄今为止时间尺度最短的探测工具。长波、超短脉宽、载波包络相位稳定的激光脉冲的出现,为人们更有效地控制高强度高能量HHG的产生、原子布局的相干转移提供了可能性。本论文研究了如何利用波形合成方法提高HHG的转化效率,并进而产生超短超强 AP,如何利用飞秒激光脉冲操控原子布局的相干转移,并进一步制备激发态和叠加态。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激光场的参数、伪谱方法数值求解含时Schr?dinger方程(TDSE),理论上证明了波形合成在产生AP方面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通过组合的两色或三色长脉冲激光可以获得一个亚周期的场,该场能聚集其大部分的能量到脉冲的中心而有效地增加电离速率,同时还能减少电子的运行时间而抑制电子波包的扩散。相比单个的中红外激光脉冲,优化场下谐波的强度能提高大约两个数量级。此外,如果对这些强的谐波的相位进行补偿,可以获得脉宽为30 as的单个AP。  第二,通过借助与角动量相关的模型势数值求解TDSE,研究了飞秒激光脉冲操控氦原子布局的相干转移及其几个低激发态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能级距离目标态能级较远的情况下,激光脉冲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控制原子布局的相干转移,甚至布局的转移可以达到100%,从而可以进一步制备激发态和叠加态。然而,当目标态能级与离它很近的其它能级同时受到激光脉冲的相干作用时,转移到目标态上布局的最大值却低于100%。
其他文献
随着目标隐身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有关复杂边界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复杂目标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已成为现代科技,特别是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复杂目标与其所处环境电磁相互作用近区、单站电磁散射特性的意义,讨论了目标散射“近区”和“远区”的划分及研究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各种理论方法,研究了复杂目标近区电磁散射特性,计算了目标散射近场单站雷达
依据对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本文着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人数比较多,受家庭、民族和区域的强烈影
随着微全分析系统(μ-TAS)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芯片领域。微流控生物芯片PCR实时荧光检测装置及其微型化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热点
本论文主要研究亚波长周期结构金属薄膜中的超传输现象和二阶非线性效应。金属膜中光的超传输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周期性结构金属膜中光传输能量的大幅度提高对产生倍频等非线性效应有很多有利之处。我们设计出一款具有两套凹槽周期的亚波长周期性结构金属薄膜样品,该样品以准位相匹配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提高二次谐波的产生。我们减少金属膜的厚度来激发长程表面等离子波,这样表面等离子波在超薄金属膜上的传播距离被延长
本文研究了大NcQCD理论及Diakonov大N集体激发理论下的重子共振谱以及重子质量关系,以及通过孤子的集体量子化而给出的重子的唯象物理学。通过阐释重子谱理论中介子张量势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