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体内不同器官或部位的血管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现象,称为血管活动的个性化。血管活动个性现象的存在,是满足机体在各种复杂的内外环境变化情况下各器官、组织不同血供需求的保证,同时也与某些重要的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因此,阐明(尤其是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阐明)血管活动个性化的机制,不仅可以促进血管生物学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为临床上某些重要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但迄今对血管活动个性化机制的认识还很不彻底。本工作着重研究血管受体和平滑肌细胞信号传导在脑血管(以基底动脉为例)和某些外周血管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血管活动个性化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一.我们首先在离体灌流血管收缩功能实验中,观察并比较了大鼠基底动脉(BA)、尾动脉(CA)、肾动力(RA)、肠系膜动脉(MA)、主动脉(A)和肺动脉(PA)对血管紧张素Ⅱ(AⅡ)、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神经肽Y(NPY)的反应性。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BA。BA对AⅡ和NE基本无收缩反应(极个别BA有弱的收缩反应),但却对5-HT、AVP和NPY有收缩反应。外周其它几种血管对上述激动剂均有收缩反应。进一步用Fura-2荧光光度法测定在上述几种激动剂作用下BA环和MA小肌条平滑肌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与上述血管收缩功能实验结果相符,即BA在给予AⅡ和PE后[Ca2+]i并不升高,但在5-HT和AVP之后[Ca2+]i明显升高。MA在上述激动剂(PE、AⅡ、AVP)刺激下[Ca2+]i均升高。 二.由于脑血管和外周一些血管对上述激动剂的反应性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主要是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受体分布不同所致。于是我们用特异性工具药用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法比较了BA和PA、CA及RA在AⅡ受体、AVP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分布的差异。主要结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