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氢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R3的发酵产氢基质与效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an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人类所使用的主要能源还依赖于化石燃料,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不断加快和人类对能源需要的日益加大,以及有限的化石燃料的减少,使得21世纪面临着巨大的能源挑战。氢气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其燃烧时不会产生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气体,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和其他大气污染,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新能源。现在氢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可持续性的新能源正一步步的取代化石燃料,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主体部分,是能源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发酵法生物制氢摆脱了传统化学法的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的问题,并且利用对细菌的诱导,培养基的改变,不同pH、温度、基质浓度、发酵时间的调整可以大大提高氢气的产生量,是用于制造氢气的低成本、高产量的最佳手段。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R3为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严格厌氧杆菌;形成的菌落呈现白色或乳白色,20~30d可以长成至直径为1.0~2.5mm,菌落边缘整齐,圆形,光滑,不透明。液体培养基扩繁培养自凝能力较强。本文研究了Ethanoligenens Harbinese R3运用不同基质进行厌氧生物制氢的效能。采用间歇培养实验,研究发现,当温度达到30℃时,产氢细菌R3的产氢代谢的酶系的活性最高,细菌产氢量达到最大,为1862ml/L,且此时平均产氢速率和比产氢率达到较高的数值,分别为1.11mol H2/mol葡萄糖和6.91mmol H2/g CDW.h,采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单糖类作为产氢基质。产氢效果最好的是半乳糖。讨论了不同盐酸浓度条件下和不同加热时间条件下,淀粉的水解程度。菌株R3利用水解后淀粉进行产氢实验,还原糖含量最高时,得到最大产氢量为235ml。同时,对反应后发酵液的终pH值进行了测定,范围在3.5~4.5之间。此外,进行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8℃和35℃的R3利用淀粉进行产氢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35℃时产氢效果要比28℃产氢效果好,能获得较高的产氢量。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探讨R3利用麦草秸秆的产氢效果以及液相术端产物挥发酸的浓度。以碱预处理后的产氢效果相对于酸处理的产氢效果较好,可能是由于部分木质素被溶出。分析加入不同浓度亚铁离子对产氢的影响,FeSO4·7H2O浓度为60mg/L较10mg/L,菌株R3累积氢气产量增加了9.2%。
其他文献
该实验采用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方式——阳离子萃取法来改善氮化硅陶瓷的高温氧化性能.其基本操作步骤是:首先在高温下氧气气氛中保温适当时间,使表面预生成厚度合适的氧化层.我
该文对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ITO薄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该文用铟金属(In)和结晶四氯化锡(SnCl.5HO)作为原材料在玻璃基体上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ITO薄膜.文中分别对Sn掺
我国有丰富的耐火原料资源,其中蓝晶石是一种正被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研究用蓝晶石为原料制作莫来石-堇青石耐高温材料,并初步探讨了莫来石-堇青石材质的组成、结构
以差示量热扫描仪、振动扭摆式高温粘度仪、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为主要研究手段,对Finemet型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以及不同状态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TiO_2薄膜,为了能够更好地表征TiO_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作者也对部分有机物的光催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TiO_2粉末的PL光谱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提高光催化效率,了解影响光催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最后还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TiO_2光催化机理。 本文首先着重研究两种代表性有机物——甲基橙和甲基蓝——的光催化动力学。由实验可知,在无光催化剂时,紫外线可直接降解有机
本文利用磁控反应溅射技术,以高纯度钛(Ti)为靶材,氧气为活性气体,在PET基底上反应溅射沉积TiO_2,将纳米TiO_2的光催化氧化特性应用于高聚物表面改性,为进一步开发抗菌织物打下基础。 首次在高分子PET基底上溅射沉积了氧化钛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的溅射膜的表面形貌及成膜机理,并系统研究了各工艺条件(放电功率、工作压力、溅射处理时间、氧氩比等)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