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接收机基于载波频率的矢量跟踪算法及性能评估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卫星导航应用的逐步扩展,接收机的工作环境愈发复杂,对接收机的适应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军事应用而言,战场的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丛林和巷战,导航信号衰减严重;对于日常民用而言,城市街区高楼林立、多种信号交织,导航信号会因多径、干扰和遮蔽而使得信号发生衰减。增强接收机在恶劣环境下的跟踪性能,提高导航接收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导航领域研究热点。矢量跟踪利用各跟踪通道间的耦合信息,以导航定位解算辅助跟踪,有效提升了接收机的跟踪性能。本文聚焦于矢量跟踪算法和性能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1)本文从接收机整体结构和通道内部结构等方面描述了传统跟踪方法与矢量跟踪方法的差异。在对比传统环路与矢量环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性能评估指标在不同跟踪结构中的定义,为下文对各种类型矢量跟踪性能评估建立评估标准和规范。(2)本文通过对矢量跟踪延迟锁定环路(VDLL)的算法和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详细阐述了矢量跟踪的优势与不足。相比于标量跟踪方法(SDLL)通道间相互独立、浪费跟踪资源,VDLL算法充分挖掘通道间的相关信息,有效的提升了伪码的跟踪灵敏度及跟踪精度,但由于其载波依然使用传统跟踪方法,因此整体的跟踪性能受限;同样由于通道相互耦合,VDLL算法存在码跟踪偏差,并使定位解算出现较大误差。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理想条件下,VDLL较SDLL跟踪灵敏度门限更低,在低载噪比情况下,码相位跟踪精度提升约60%~75%,且卫星信号越弱,性能提升越明显;同时VDLL还具有较强部分卫星失锁重捕能力。(3)为解决VDLL引入码跟踪偏差,同时提高载波跟踪性能,降低跟踪算法复杂度,本文尝试利用矢量频率锁定环路(VFLL)跟踪载波辅助传统码跟踪环路(SDLL)的组合方式对卫星信号进行跟踪,既可以提高载波跟踪性能,又可以避免码跟踪偏差。通过仿真验证,“SDLL+VFLL”的跟踪结构相比于“SDLL+SFLL”有效提升了载波跟踪的灵敏度、精度和稳定性;相比于“VDLL+VFLL”避免了引入码跟踪偏差,同时降低了跟踪算法的复杂度。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理想条件下,VFLL较SFLL跟踪灵敏度高,在低载噪比情况下,码相位跟踪精度提升约70%~75%,且卫星信号越弱,性能提升越明显;相比于VDLL,同时保证码跟踪无偏。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在气象、航空、航天及微电子领域的研究和长足发展,雷电灾害的影响面越来越广,其破坏力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从而研究更先进、更有效的闪电探测定位系统,特别是针对
本文采用DSP芯片TMS320VC5416-160作为核心处理器,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平台上完成漏点定位系统软硬件设计,实现了对双路漏水声音信号的采集、滤波、相关分析及定位结果显
图像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SR)重建是由一系列低分辨率(Low-Resolution,LR)变形图像来估计一幅或多幅较高分辨率非变形图像的技术,其在提高图像分辨率的同时还能够消除
图像编码压缩技术在图像存储、处理和传输中占据核心地位。目前,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图像编码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均属于基于波形的第一代图像编
犯罪工具痕迹是现场勘查中最常见的一种痕迹,不容易被破坏或伪装,出现率高而且特征稳定。但是,由于犯罪工具痕迹的种类和形态都非常复杂,又没有方便使用的技术和检验工具,致使犯罪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从传统电路、微机模式发展为嵌入式系统模式,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工业数据采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数字化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数字信息数据量大的特点也对信息存储设备及通信网络均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运动图像专家组等机构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信息传输途径,越来越多的作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传播,这为我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特别是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非线性负荷大量使用,却带来了严重的电力谐波污染,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严重影响,给供用电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