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英滩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晚古生带火山岛弧带,处于小热泉子-大南湖Cu、Ni、Au、Sn成矿带中西段,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位于古火山机构的北缘,出露地层为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特征的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火山机构边缘环状、放射状断裂发育。区域上矿床处于重力梯度转向及其梯度值突变部位,有Au、Ag、As、Sb、Hg等元素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区。 矿床赋矿围岩为阿奇山组第三岩性段钙碱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火山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等。矿体多呈脉状、囊状、似板状、不规则状,总体呈扇形分布,产状18—45°∠32—70°。 围岩蚀变主要有青盘岩化、硅化、碳酸岩化、绿泥石化、泥化、黄铁绢英岩化等。蚀变在空间上既有分带性又有相互叠加的特点,其分带从矿脉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内核—泥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青盘岩化带。 矿石为典型少硫化物型,金属矿物含量极少(1%-2%),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和自然金、银金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玉髓、微粒石英以及方解石、绢云母、冰长石、文石、绿泥石、浊沸石、叶腊石、高岭石等,属典型低温矿物组合。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区火山岩围岩,次火山岩提供了主要热源和部分矿源,成矿流体来自大气降水,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化物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科学的成矿预测实质是在正确的成矿分析基础上的合理推断。通过对石英滩金矿床控矿、导矿、容矿构造的系统分析,确定了该矿床形成最有利的构造背景—火山机构边缘环状、放射状断裂。而对该矿床隐伏矿体L4不同标高的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确定了石英滩金矿的原生晕轴向分带、横向分带、纵向分带以及其原生晕组合特征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建立了该矿床的原生晕叠加模型。为在研究区内寻找和勘察隐伏矿体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应用构造-原生晕地球化学这一深部找矿预测方法比较科学和系统地总结归纳了石英滩金矿床所表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信息,具有丰富当前找矿模式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为东天山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