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藏花酸(crocetin)属于类胡萝卜素物质,具有不饱和共轭多烯酸结构。藏花酸作为活血化瘀的中药藏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现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藏花酸不仅常运用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等方面,还可以治疗出血性休克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和保肝利胆、降胆固醇等多重作用。藏花酸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局限,有关文献表明藏花酸在口服给药后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吸收速度较快但生物利用度较低,并且其吸收机制尚未见报道。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分为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后两者是需要转运体介导的,P-糖蛋白即为其中一种转运体,其主要作用是阻止外源性物质及对机体不利的代谢物经肠道吸收,在药物的吸收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研究资料也已表明口服药物的吸收受到P-糖蛋白外排作用的影响非常显著,同为P-糖蛋白底物的药物合用,会因其在P-糖蛋白水平的竞争或抑制,而导致药物发生吸收转运改变的报道屡见不鲜。为避免口服藏花酸与其它药物在体内产生相互影响,展开藏花酸在胃肠道吸收转运机制研究很有必要。Caco-2细胞模型是研究口服药物吸收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用于研究药物转运的机制,包括吸收机制和排出机制,目前在口服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前的的初筛和研究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的过程有广泛应用。因此,本课题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藏花酸吸收转运机制及该药与P-糖蛋白的关联,为阐明藏花酸与P-糖蛋白底物合用是否会产生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试验依据。  目的:  利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模拟小肠吸收,通过考察时间、药物浓度以及P-糖蛋白专属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藏花酸摄取转运的影响,揭示藏花酸与P-糖蛋白的关联性,以探索藏花酸的吸收机制。  方法:  1.建立生物样品中藏花酸的HPLC检测方法;  2.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验证其完整性及紧密性;  3.分别考察时间、药物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Caco-2细胞摄取藏花酸的影响;  4.通过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摄取转运试验,研究藏花酸的转运是否由P-糖蛋白介导。  结果:  1、建立了生物样品中藏花酸的HPLC检测方法,并经方法学研究,发现藏花酸与内标吲哚美辛分离度良好,藏花酸在0.5~20μM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耐用性良好,能满足细胞摄取及转运后的藏花酸浓度检测的要求。  2、观察显微镜下的Caco-2细胞培养情况,细胞形态良好,贴壁紧密;跨膜电阻随着培养时间逐步增大,TEER值在培养21天后>500Ω·cm2;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第3天未检出,第15、21天检测时已表现出碱性磷酸酶活性,第21天测出AP/BL的比值达到4.1倍,显示已具有明显的极化现象。结合以上各项检测指标,证明该Caco-2细胞模型可用于后期的药物转运试验。  3、藏花酸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与时间及药物浓度有关。当藏花酸初浓度为180μM时,其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量在0~30min随内着时间而增加,30min之后基本达到稳态。当藏花酸初浓度在20-80μM时,其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量和药物浓度增加呈线性相关。藏花酸初浓度分别在10、20、40μM时,其摄取量比每组加入维拉帕米(60μM)后藏花酸摄取量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实验中,结果显示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表观渗透系数PappAP-BL为5.06×10-6cm·sec-1,PDR为1.52,说明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为中等吸收。在加入维拉帕米60μM后,对其PappAP-BL、PDR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藏花酸的摄取转运与P-糖蛋白无关,它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结论:  药物摄取转运试验证实了藏花酸的摄取转运可能存在双向转运,且不经过P-糖蛋白的转运。以上结果提示藏花酸与P-糖蛋白的底物联用不会发生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以EGFR为靶标,选取4,6-二取代嘧啶为母核,对4号位进行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取代,合成一系列新型EGFR选择性抑制剂。对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激酶抑制活性测定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金钗石斛生物总碱(DNLA)低剂量组(20 mg/kg)、中剂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的损害,其发展过程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在西方国家A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
自古以来,重楼属植物的根茎一直在民间被广泛药用,主要用于清热排毒、减轻肿胀和疼痛、喉咙痛、蛇咬伤和创伤性损伤等诸症。金线重楼(Paris delavayi Franchet)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以根茎入药。森林、竹林、灌丛比较适合该植物的生长,海拔大约在1300~2000 m,在四川、云南、湖北、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分布较为集中。目前对金线重楼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课题选取该植物的根茎进行系统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