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作为企业寻求发展的常见手段,是解决企业自身内生增长乏力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下企业的主要投资活动之一。近些年,互联网行业飞速增长,成为目前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力量。尤其2015年政府工作首次引入互联网+”的概念,意味着互联网经济取得了国家政策支持,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互联网企业在实现充分的内生发展后,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并购扩张的道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购中风险重重,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企业陷入严重的危机,特别是并购财务风险与整个并购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着并购方自身财务状况安全。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成果,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了界定和分类。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是大多以传统行业为研究对象,在估值方面无法完全适用于文章的研究对象互联网行业,同时对于融资、投资方面的研究也参考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特殊经济环境缺乏考量。所以,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的特殊经营模式以及财务特征,对我国互联网行业并购财务风险做出了现状总结。文章依然采用对于并购财务风险估值、融资、支付和整合的分类标准,并结合互联网行业与市场化特殊性进行了深入的风险成因分析,继而针对目前互联网行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建议,从估值、融资、支付和整合四个方面,从国家、行业自身和专业机构等多角度,多管齐下,助力互联网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最后,选取了互联网行业并购领域颇具代表性的腾讯公司进行了并购财务风险的案例分析,研究了腾讯公司战略布局、并购动因和并购特点,对腾讯并购京东商城这一互联网行业并购大事件进行了并购财务风险的详细阐述,包括对并购对价和并购流程的介绍,以及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尤其采用市场法对案例中的估值准确性进行了评价。文章理论意义上的贡献在于,结合互联网行业背景对传统并购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丰富和补充,尤其是互联网财务特征对于估值难度的加剧。文章实践意义在于,结合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以及互联网行业轻资产的特点,指出了我国互联网行业并购实际操作中融资难、具有“透明天花板”的问题,同时从国家政策监管和行业自身角度对风险防范提出了有效建议,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的引入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