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剑叶角度与主穗产量的遗传剖析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理想株型的选育与高产育种密切相关,而剑叶角度则是构成水稻理想株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水稻中控制剑叶角度及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座位(QTL),并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可更好地为高产育种目标服务。通过应用由244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构建含256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对剑叶角度及主穗产量等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该5个性状均呈连续分布,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并且各性状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超亲遗传现象。5个性状共检测到17个QTL,分布于染色体1、2、3、5、6、9、10和11。这些QTL对相应性状的贡献率介于3.46%~25.64%之间。  剑叶角度QTL5个(qFLA-1a、qFLA-1b、qFLA-3、qFLA-5和qFLA-11),贡献率分别为5.90%、11.69%、4.74%、11.20%和4.69%,其中qFLA-3和qFLA-1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父本密阳46,其余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母本珍汕97B;每穗实粒数 QTL3个(qNFGP-1、qNFGP-5、qNFGP-6),贡献率分别为25.64%、3.46%和3.77%,除qNFGP-1外,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母本珍汕97B;每穗总粒数QTL2个(qTNSP-1和qTNSP-5),其中qTNSP-1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父本,qTNSP-5来自母本;结实率QTL3个(qSF-1、qSF-2和qSF-9),其中 qSF-2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母本,其余来自父本;每穗实粒重 QTL4个(qGWP-1、qGWP-6a、qGWP-6b和qGWP-10),除qGWP-1和qGWP-6b外,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母本珍汕97B。  多个区间表现出对两个以上性状的显著作用,其中第1染色体2个,第6染色体1个。在第1染色体 RM24-RM294A间,检测到控制剑叶角度和结实率的QTL,贡献率分别为11.69%和8.32%,为各自性状QTL贡献率最大者;在第1染色体RM283-RG532区间,检测到控制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以及每穗实粒重的QTL,贡献率分别为23.97%、25.64%和12.18%,前两者分别为对应性状上 QTL贡献率最高者;位于第6染色体 RZ516-R1962区间的每穗实粒数和每穗实粒重的QTL,贡献率分别为3.77%~14.30%。
其他文献
边坡,是自然界中的岩土体在受自身重力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各式各样有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除自然降雨、地震等因素外,日常生活建设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特殊等因素,给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