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坡,是自然界中的岩土体在受自身重力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各式各样有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除自然降雨、地震等因素外,日常生活建设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特殊等因素,给勘察工作带来种种困难,进而引起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施工不当,种种原因均有可能造成边坡整体稳定性的破坏,发生坡体滑移的现象,这就叫做滑坡。滑坡常见、多发且可对人类生命财产等造成极大危害。 钢管微型桩为一种桩径在300mm以内,长细比大于30,由微型桩、钢管桩与压力注浆技术相结合而成,采用钻孔、埋设钢管、压力注浆等施工工艺成桩。早期的钢管微型桩常用于地基加固,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人员对这项技术研究和发展,己扩展到滑坡治理、边坡加固、应急抢险等工程领域。钢管微型桩在一些工程背景特殊,例如深山、峡谷等地质复杂、交通不便、施工器械运输困难、施工困难等情况下有着其明显的优势,具有安全度高、适应性强、施工快捷简单、工期短等诸多优点。 本研究结合某黄土地区实体工程监测,从桩身对土体的加固和注浆压力对整个钢管微型桩加固系统的影响两个方面讨论了钢管微型桩的加固机理。经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 (1)介绍了钢管微型桩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并总结了钢管微型桩在滑坡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从浆液对土加固、浆液固结后桩-土复合加固两方面说明了钢管微型桩的加固机理,以及其在施工工艺、布置形式和钢管防腐处理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注意事项等。 (3)结合文献书籍,针对单桩抗力分析和组合桩抗力分析两个方面对钢管微型桩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4)跟随黄土地区一滑坡治理工程监测,记录并梳理监测数据,对桩周土压力以及桩身应力进行监测数据分析,了解了土体对钢管微型桩应力的分布情况和钢管微型桩桩身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讨论了钢管微型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作用机理。 (5)运用FLAC3D软件对同一工况下,采用4组不同注浆压力成桩的桩身及桩周影响区土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注浆压力对于整个钢管微型桩加固系统影响,总结了其作用机理,并得出结论:“钢管微型桩加固系统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其加固效果越来越明显,在注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加固效果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