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经济的价值正在凸显,电子商务在信息社会中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平台。社会经济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急速增加。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掌握初级技能、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基层应用型人才基地,面对电子商务市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无疑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形势,减小了从学校进入企业的机会成本,刺激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由于教学资源和学生生源的局限性,不可能与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形成同等竞争关系,在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上既有相关性,又存在特异性,若不能正确的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培养出的学生不仅不能像高等院校毕业生那样具有研究与开发能力,甚至连基础的应用技能都不能很好的掌握,将会面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因此,本研究选择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作为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致力于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总结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揭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优化的策略。围绕以上三个目标,本研究借助自编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分别从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师资建设、专业基地建设、专业评估等五个维度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解析,并对问卷进行了必要的信效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168所中职学校中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24所中职学校进行分层,并随机抽取6所中职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定位缺乏全局观,窄化了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内涵;第二,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偏低;第三,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建设的“实力”欠缺,教师发展的“后劲”不足;第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受到了影响;第五,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评估机制的效果不佳,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疲软。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专业建设的发展造成了诸多影响。本研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具体为:第一,构建需求与供给双向驱动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双向需要;第二,实施关键能力与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集群式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强化知识建构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第三,铸就“教学做研”互动共振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增强专业教师的发展实力;第四,开拓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校外拓补功能,满足学生实训学习的需要;第五,启动多元协作的全程反馈评估系统,提升专业评估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现今,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模式,改变阅读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绪论部分从课程整
物资管理需要对物资的相关信息,调配等方面进行严实的操控,物资管理也是工商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物资入库要记录物资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物资的价格、生产商、名称、种类等多
研究背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AGE)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能识别三维立体分子而不是氨基酸序列的跨膜蛋白,为细胞表面分子的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而搜索引擎正是处理海量信息的有效工具。搜索引擎技术应用中的排序技术又是各种技术难点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进行排序是各界人士研究的热点之一。Google搜
家礼文献是历代浩瀚典籍中极为宝贵的一种,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一部分厚重的礼文化。本文以传统家礼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嘗试对家礼文献进行叙录,以展现这
地方性的节日、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各级行政主体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项,其实也是当地传统文化、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复兴、重构和再生的过程。桥头荷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某些临床指标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8例AOSC患者的
本文试图运用含油气系统这门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资料掌握较少的南海万安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在区域地质、沉积相特征和生烃、运移、聚集以及保存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交易机制也逐渐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其中,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扩张尤为显著,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根据“九五”“十五”期间国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国家安置就业的基础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增加就业与利用外资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元回归模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