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关系着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师德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师德的内涵更加丰富。教师树立什么样的师德观,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向。而目前在社会转型时期师德方面存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那么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师德的状况怎样,如何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指出师德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考察师德建设的历史,厘定和谐社会建构中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最后系统地论述当前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师德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起,论述了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师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二部分探讨了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当前师德建设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当前师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较深入地探究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为解决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从国内、外两条线索,简要回顾了师德建设的历史,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师德建设提供学习和借鉴。第四部分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师德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厘定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师德范畴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具体要求,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内容的特点,尝试建立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第五部分在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自律与他律两个角度来探究师德建设的方法,并通过社会、学校、自身的师德教育拓展了师德建设的途径。希望笔者对师德建设的研究能为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为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的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