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历次化学课程改革中,始终是改革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内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本研究针对高中阶段“化学反应原理”内容的知识特点,比较中美加澳四国化学教材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上的区别,同时对这四个国家的教材结构进行比较并对其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现实意义进行剖析,为编制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感的教材寻求启示。比较研究得出如下启示:(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综合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生发展需要对于高中化学教材的要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2)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化学教材应以“结构”为核心,反映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涵盖化学学科的重大成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出科学性、逻辑性。(3)在教学内容呈现上,运用丰富多样、功能强大的教材栏目体系,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结构性、构建性、层次性。(4)在学生学习评价策略上,科学的学业成就评价对促进(不是迫使)学生有意义的化学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中可以设立多种形式的练习题,不论设置什么形式的练习题,都应该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文的知识范畴内,对重点、难点知识加以强化,体现教材的导向性、工具性。(5)在化学学习策略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最根本依据,不仅要体现化学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还要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因此,教材除了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之外,示范性也应该是教材的本质属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