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长管蚜和棉蚜的种间竞争和取食行为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长管蚜和棉蚜是新疆棉花上主要蚜虫,常常在棉花上共存。一般棉蚜危害重于棉长管蚜,每年棉长管蚜时期发生早于棉蚜。棉长管蚜前期诱导棉花产生防御反应,对中后期棉蚜对寄主选择及其取食行为是否存在影响,两种蚜虫共存期间种群竞争机制均尚不清楚。为此,本文研究棉长管蚜和棉蚜的种内、种间竞争,分析其蜜露对有翅蚜和无翅蚜选择行为的影响,观察了两种蚜虫分泌蜜露的日节律,通过棉长管蚜和棉蚜对不同种群密度和不同时间取食胁迫棉花的选择性,探索了受害棉花对取食者的行为反应,分析了棉长管蚜和棉蚜在棉花上取食刺探行为。研究结果如下:
  1.棉长管蚜和棉蚜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1)棉长管蚜种内竞争过程中,随着棉长管蚜的密度增加,产蚜前期缩短,其中密度为15头/皿的产蚜前期为1.30d,短于密度为5头/皿1.55d;棉长管蚜平均世代和净生殖率均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少,而棉长管蚜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随着其密度增大而增大。(2)在棉蚜的种内竞争过程中,各密度条件下棉蚜种群数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在试验条件下,种间的密度对各龄期发育时间影响不显著;不同密度间棉蚜平均世代数和净生殖率的变化规律与棉长管蚜相近。(3)棉长管蚜和棉蚜种间竞争过程中,两种蚜虫混合种群在不同组合条件下,棉长管蚜种群数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棉蚜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两种蚜虫种间竞争中,对棉长管蚜和棉蚜1龄、2龄、3龄若虫的发育均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密度的增加,棉长管蚜和棉蚜的成蚜产蚜前期均缩短;在3∶3、5∶5、10∶10头/皿的棉长管蚜和棉蚜的竞争中,棉蚜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都大于棉长管蚜。
  2.蜜露对棉长管蚜和棉蚜寄主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棉长管蚜和棉蚜的、蜜露滴数、蜜露分泌量及蜜露斑直径均随着蚜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加,且白天蜜露的分泌量大于夜间分泌量。两种蚜虫对涂有蜜露叶片均有趋避性(P≤0.05),而有翅型棉长管蚜和有翅型棉蚜对涂有棉长管蚜蜜露叶片的选择性略高于对空白对照组的选择性;两种蚜虫在对涂有棉蚜蜜露叶片和涂有棉长管蚜蜜露叶片进行选择时,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3.棉长管蚜和棉蚜对不同密度、不同时间诱导棉花选择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棉长管蚜对50头和20头棉长管蚜诱导的棉花选择具有趋避性,选择率别为32%和30%,对棉蚜诱导的棉花和健康棉花之间选择不显著(P>0.05);棉长管蚜对棉长管蚜诱导3d和5d的选择率为38%和30%;棉蚜对50头棉长管蚜诱导棉花与健康棉花之间选择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选择率为30%;棉蚜对棉长管蚜和棉蚜诱导5d的棉花具有趋避性,选择率分别为38%和44%。由此可知,诱导的棉花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4.棉长管蚜和棉蚜取食刺探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健康棉花时,棉蚜在韧皮部、木质部吸取植物汁液花费时间均显著大于棉长管蚜(P≤0.05);棉长管蚜取食胁迫的棉花时,棉长管蚜取食木质部和韧皮部时间显著缩短,未取食的时间显著增长(P≤0.05);棉蚜取食诱导的棉花,在韧皮部取食和木质部取食时间显著缩短(P≤0.05);棉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诱导的棉花的时间相比较,棉蚜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时间要长。可见,诱导的棉花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的取食都有影响。
其他文献
超低温保存是指将生物材料保存在液氮(-196℃)中的生物技术。在液氮环境中,生物细胞内的新陈代谢和生长活动几乎完全停止,被认为是植物种质资源安全、稳定、长期、经济、有效的保存方法。
  植物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细胞会遭受机械伤害、渗透胁迫、冷冻保护剂毒性伤害、高度脱水、极端低温和ROS胁迫等多重胁迫。而这些胁迫会造成生理代谢异常、细胞质形态异常、细胞膜系统损伤等伤害,影响超低温保存后组织的存活和再生。本文以水稻品种9311(Oryza sativa, Indica)为材料,开展超低温保存处理细胞结构、生
本文采用田间系统调查、DNA分子检测和罩笼接虫法,系统研究了棉田田埂苦豆子条带对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及棉蚜种群发生的影响,明确了苦豆子条带的存在对棉田天敌控蚜的作用,为科学评价苦豆子条带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系统调查,明确棉田及田埂边苦豆子条带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时序动态。
  2018年5月至9月,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发现棉田共有节肢动物2纲10目23科,苦豆子上共有节肢动物2纲11目37科。苦豆子条带中捕食性天敌的主要种类有:瓢虫类、草蛉类、蜘蛛及食虫蝽类。
目的: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菟丝子的具体种类,基于鉴定结果,以在新疆危害严重、分布最广的菟丝子种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快速PCR检测技术和方法,同时寻找能有效减少菟丝子种子萌发的方法,降低菟丝子寄生率,为新疆菟丝子的检验检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法: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的60份菟丝子样品进行鉴定。然后以鉴定出的2个主要种,设计其种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对2个主要种的种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测,从而建立2种菟丝子的快速检测技术;以2种菟丝子种子
“深化改革,强国富民”,一直是这几年被频繁提及的热门词汇之一,各界人士也纷纷对此建言献策。曾经以一部《世界是部金融史》震撼国内外业界的金融专家陈雨露教授,于3月份推出全新力作《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增长并行,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相互纠结,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宏观形势格外扑朔迷离的情况下,本书议古论今,通过对中国历史上重要金融事件的解析,讨论收入分配制度,抑制贫富分
期刊
《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行政审批的“减法”赢得经济发展的“加法”这个大背景下,铜陵市决策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哪些部署?这几轮改革对铜陵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黄然:铜陵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比较早的,从2004年开始,已历经五轮行政审批清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铜陵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一是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二是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三是进一步
期刊
本书是作者中国化管理经验的结晶,他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作为道,用西方管理流程为器,形成了“道器”结合的“中国化管理模式”,使中国企业在扬弃的理念下更好地吸收西方科学的管理模式。
期刊
在外人眼里,投行往往与高薪和激动人心的财富故事相关,如企业上市、融资、并购等。实际上,投行只是帮助有钱的人和需要钱的人互通有无。作者在资本市场从业多年,以局内人身份展示了“风光而神秘”的投行工作。
期刊
吴存荣认为,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工业只是致富的一个手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任务,工业化只是一个措施而不是终极目标。    合肥当好“三个排头兵”,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改革的问题,还有创新的问题,这对合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合肥将如何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在转型升级上有哪些新思考?合肥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6月3日,本刊专访了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
期刊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一种重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其为害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一直是控制褐飞虱最有效的措施。新烟碱类杀虫剂活性高、内吸性好,对包括褐飞虱在内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控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药剂长期不科学合理使用,褐飞虱已对多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氟啶虫胺腈由于其化学结构新颖、作用位点独特,被用作当前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替代产品。为延缓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延长该药剂使用寿命,提高氟啶虫胺田间防治效果,本研究探究了氟啶虫胺腈分别对长、短翅型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以及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来水稻种植品种的多样化、种植田块的碎片化,加之病虫防治技术水平的差异化,导致水稻病害呈现加重趋势,水稻虫害种类也有所增加。但是,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已成为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和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有效手段。
  基于历史资料和有关文献对荆州市水稻病害进行分类,共分为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生理性四个不同的大类,在此基础上还可细分成38种不同的病害类型。真菌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