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当风险来临时,农户仅靠自身条件无法抵御风险带来的损失,农业保险分散了农户的风险,降低了农户的损失,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2004年,中央出台文件,点明了农业保险在支农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5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农业保险发展将由“量”转向“质”。山西省响应中央的指导,在同年出台了《加快政策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当风险来临时,农户仅靠自身条件无法抵御风险带来的损失,农业保险分散了农户的风险,降低了农户的损失,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2004年,中央出台文件,点明了农业保险在支农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5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农业保险发展将由“量”转向“质”。山西省响应中央的指导,在同年出台了《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山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做了规划。经过几年的发展,山西省在农业保险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问题也暴露的越来越多。区域差异现象严重阻碍了山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水平的发展,影响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阐明了山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现象。结合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从农业生产条件、市场运行效率、农险可持续性发展、农险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出发,搜集2008—2020年山西省11个地市相应农业保险发展指标,构建一套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再采用以熵值法赋权的TOPSIS法计算山西省各地市的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以及综合得分,在对得分情况进行排名和对比分析后,发现山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之后对山西省各地市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1个地市分成四类,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分析山西省区域差异情况,明晰当前高质量发展所处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受到各地市农业保险基础工作、农业保险参与意愿以及农业保险的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各地市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山西省应该从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发挥专业人才和理论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强落后地区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山西省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农业大灾分散机制等方面着手改善山西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区域差异现象。
其他文献
我国在2020年底完成了全面脱贫的目标任务,9899万人实现全面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扶贫工作绝不能止步于此。在消灭绝对贫困之后,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关注到脱贫人群中的脱贫不稳定农户和边缘易致贫农户,确保他们不会再次陷入贫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当前的一大主要任务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因此研究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通过保险、
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外经济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叠加背景下,外部冲击和内部调整极易引发金融市场波动,甚至演变为“大动荡”。加强中央银行政策沟通、平抑金融市场波动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随政策透明化趋势和预期管理思潮逐步成熟,中国政府将预期引导提高到重要战略位置,尤其在如今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后疫情时代,央行政策沟通作为现代预期管理的主要工
近年来,中部地区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依然存在差距,这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金融作为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不可忽视,数字普惠金融弥补了过去金融发展的不足,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倾斜,有助于改善金融排斥和发展不均衡现象,从而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大的现象。本文在归纳总结相关学者研究的前提下
金融危机前,货币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是金融监管的两大支柱,其中货币政策当局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而微观审慎政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金融稳定。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各国金融失衡,这使金融监管部门意识到之前的金融监管框架不能够有效地监管系统性金融机构。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学术界将研究焦点由微观转向宏观,由此“宏观审慎”一词得到大家的关注。在宏观审慎政策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拉近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国际资本流动也愈发频繁,这使各国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更加难以预测。特别是短期国际资本由于流动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给相关国家的金融体系必然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就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次影响严重的金融危机来看,其发生大都是从银行不稳定开始,继而冲击该国的实体经济,最终导致了影响全球的大危机发生。当前,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管制的日渐放松
视觉注意机制具有快速引导关注到重点区域的特性,将其引入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中具有可行性。本文从采样方式、波段选取、融入局部光谱特征3方面构建更适用于计算高光谱图像显著性的视觉注意机制模型。针对经典的基于高斯统计分布假设的RX异常检测算法在背景参数估计中易受潜在异常干扰的问题,利用视觉显著性结果对原图像进行高斯加权,在加权后图像中进行背景均值与协方差的重新估算,进而使用更精确的背景参数对原图像进行RX
为了得到桶基础承受风、浪动荷载的承载性能,结合我国东海地质条件,统计中国东海2010—2020年浅、深海风速和最大海浪数据,通过计算得到风浪荷载并制成ABAQUS软件幅值曲线施加到海上风电吸力桶基础上,分析了吸力桶基础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吸力桶基础受风、浪荷载影响明显,桶基础迎力面受到风浪动荷载产生拉拔现象。在浅海区,桶基础在风浪荷载作用下桶身自上而下变形不协调,风浪荷载最大的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理财观念不断增强,银行理财产品随之而生。银行理财业务稳步上升的趋势,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与此同时,信贷传导机制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畅性也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而受到影响。因此,探究理财产品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影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财产品与货币政策信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前,我国正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特别是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研发。资金是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保障,没有资金、企业如同失去了生存的活力,生产经营都难以为继,更何况进行创新。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下,从银行获取资金进行研发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卖方”,具有议价权,而中小企业由于信息的相对
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三期叠加的特点。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政府采取各类经济政策组合来应对经济新常态。而在经济政策具体实践过程中,重大公共事件突发、金融改革和开放等多重冲击同样会加剧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截至2021年末,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4.8%,位列三大部门杠杆率之首,成为宏观杠杆调控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企业部门杠杆的结构性分化。因此,正确认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