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索小鼠透镜诱导性近视的形成过程及视网膜VIPR2与透镜诱导性近视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4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10D组、-20D组和正常对照组,-10D组、-20D组右眼分别戴-10D、-20D透镜为实验组,左眼自然暴露为自身对照组。在出生后4、6、8、10、12周以带状光视网膜检影法对所有小鼠行屈光度检查。出生后12周处死所有小鼠取出眼球显微镜下数显千分尺测量眼轴长度。眼后壁组织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超微结构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视网膜VIPR2的表达。对屈光度、眼轴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对HE染色及IHC结果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呈生理性远视化发展;实验组呈相对近视化发展,透镜诱导8周后,-10D实验组与-20D实验组分别产生相对近视-9.20+1.21D和-13.80+1.52D。2)出生后12周,-10D实验组和-20D实验组眼轴较自身对照组分别增长152±20μm和314+211μm。3)出生后12周,实验组视网膜脉络膜超微结构较对照组发生了一致性改变,主要差异部位在脉络膜及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4)正常对照组、-10D实验组、-20D实验组视网膜VIPR2表达比较呈阶梯式增强,表达部位主要位于内丛状层和光感受器外节。结论1)-10D或-20D透镜可成功诱导小鼠光学离焦性近视的形成,且-20D透镜诱导近视产生更快、程度更深。2)出生后4周-8周(相当于小鼠发育过程中的的青少年期)是小鼠屈光发展对透镜诱导反应的敏感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3)小鼠透镜诱导性近视是轴性近视。4)VIPR2与透镜诱导性近视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图15幅,参考文献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