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目前国际上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Chronicdrug-inducedliverinjury,CH-DILI)定义存在争议,基于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药物性肝损伤血清临床标本,系统构建药物性肝损伤代谢组特征谱,依据客观实验数据探索慢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时间界定;同时,筛查可以有效区分急、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差异生物标志物;系统表征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相关肝硬化(Drug-induced liver cirrhosis,LC-DILI)代谢组特征谱,寻找具有区分诊断价值的差异生物标志物;系统表征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型代谢组特征谱,寻找临床分型的差异机制。方法检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药物性肝损伤病例数据库,采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发布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对病例进行评价入组。基于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药物性肝损伤血清临床标本,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表征代谢组特征谱,筛查生物标志物,初步探索慢性化机制。结果1.首次构建了药物性肝损伤代谢组特征谱,其中,两组间差异变量共1336个,可识别差异生物标志物245个。2.根据急慢性药物性肝损伤代谢组特征谱,首次基于实验数据发现6个月即可较好区分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cut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H-DILI)和CH-DILI,有利于及时判定慢性化DILI,采取有效监督和管理,提高临床疗效。3.根据急慢性药物性肝损伤代谢组特征谱,进一步筛选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慢性化DILI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为此,通过ROC曲线对代谢物的区分效果进行预测,结果发现DA与TCDCA的峰面积比值区分效果更好,AUC值达0.80464。4.根据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相关肝硬化代谢组特征谱,筛选发现可以辅助诊断早期药物性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卵磷脂与溶血卵磷脂的峰面积比值AUC值最高(达0.867),区分CH-DILI与LC-DILI效能更好,对于早期发现慢性化DILI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结论首次构建了 DILI代谢组特征谱,基于代谢组特征谱,发现6个月即可较好区分AH-DILI和CH-DILI,有利于更好及时判定慢性化DILI;通过诊断模型的构建,发现生物标志物DA与TCDCA的峰面积比值可有效区分AH-DILI与CH-DILI,帮助发现早期慢性化DILI患者;卵磷脂与溶血卵磷脂的峰面积比值区分CH-DILI与LC-DILI效能更好,对于早期发现慢性DILI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