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农业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有53个聚居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并且75%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恭城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瑶族自治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首先系统论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对其内涵、原则、以及模式进行了界定,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接着阐述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加权函数法对恭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做了综合评价,根据恭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对阻碍恭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恭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目的在于使恭城农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