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症大鼠海马区5-HT2AR、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抑郁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空白组10只,给予正常喂养,II组40只为造模组。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强迫游泳、悬尾、旷场实验对大鼠抑郁进行评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测定大鼠体重及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细胞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海马区5-HT2AR、CaMKⅡα的m 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5-HT2AR、CaMKⅡα蛋白的表达。结果:1、对体重的影响:造模完成后,空白组较模型组体重增加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4、6周后,各组体重均有所增加,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灌胃8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与氟西汀组相比,体重增加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检测:药物对抑郁大鼠游泳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给药前,模型组较空白组悬尾不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模型组悬尾不动时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较模型组悬尾不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与氟西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较模型组悬尾不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与氟西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对抑郁大鼠游泳漂浮时间的影响:给药前模型组较空白组游泳漂浮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较模型组较游泳漂浮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与氟西汀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较模型组较游泳漂浮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与氟西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对抑郁大鼠旷场实验的影响:给药前模型组较空白组总路程减少、休息时间增多、爬壁站立时间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后,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总路程明显增加(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休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休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爬壁站立时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8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总路程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相比,总路程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休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相比休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爬壁站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氟西汀组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相比爬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3、海马HE染色:模型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散在分布,形态无规则,胞核固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氟西汀干预后,大鼠海马锥体细胞排列整齐,偶见胞核深染,细胞体较大。4、Real-time PCR检测5-HT2ARm RNA、CaMKⅡαm RNA的表达:药物干预8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5-HT2AR、CaMKⅡαm RNA表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5、免疫组化法检测5-HT2AR、CaMKⅡα的表达:药物干预8周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氟西汀组5-HT2AR、CaMKⅡαm RNA表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1、抑郁造模可能使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抗抑郁治疗不改变大鼠生长趋势。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增加大鼠自主活动时间,氟西汀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效果明显。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氟西汀抗抑郁可改善海马区锥体细胞的结构和分布,从而改善海马神经元可塑性。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机制为提高抑郁大鼠海马5-HT2AR、CaMKⅡαm RNA浓度,增加5-HT2AR、CaMKⅡα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