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夫·德里克全球现代性理论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全球化研究与后殖民理论批评中有着卓越的成就。德里克的“全球现代性”概念试图描述这样一个现实:当今社会比过去发达,现在与过去发生了决裂,其原因在于当代对现代性及其未来的广泛主张与过去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是由殖民历史构建的,历史是现代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到存在于当下的霸权主义。全球化得到来势不可挡,但是全球化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为了能够在地方存在,它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和意识形态使得人们开始对于本土进行反思。德里克认为本土是一片充满前途的场所,虽然本土的困境一直存在并将持续下去,甚至还被用来掩盖压迫和狭隘,但是德里克对它还是很有信心的。当下的本土问题是全球化的本土问题,它不同于传统的本土,它的基本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德里克对于全球化的本土是以一种辩证法的历史观去分析的,他认为当代地域意识的发展是在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下,在社会范畴当中和文化态度上的改变中产生。与此同时地域政治也提供了一个批判视角。地方和全球二者是辩证关系,互相对立的同时也互相依存。但是地方关注才是重要的,因为地方可以从不同利益的表达中创造新的普遍主义,而自上而下的文化创造中很难产生新的普遍主义。总的来说,必须区分全球的本土化和本土的全球化,它们是全球资本主义进程的两个方面。而德里克所提出的批判性的本土主义则为我们对抗资本主义霸权提供了启示。德里克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同于我们,所以在对改革开放当中出现的问题未免有失公允。并且在后殖民批判中脱离了资本主义的语境,过于强调文化的作用,而使得后殖民理论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但是德里克对于中国的关注以及对儒家资本主义的批判为我们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提供了理参照。因此德里克的全球现代化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小波的多分辨率特点及小波单支重构方法,对多级分解后的不同分辨率图像子块进行单支重构,得到大小相同的多级重构图像。使用基于Grümwald—letnikow分数阶微分理论构造的图像增强模板处理各级单支重构图像,并线性叠加,得到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图像增强,且增强效果优于单一的分数阶微分图像增强算法。